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经典阅读>>正文内容
父亲谈《三国演义》的几个片段 >> 阅读

父亲谈《三国演义》的几个片段

作者:胡德平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2日 点击数: ( 字体: )

 
李严何许人也?书中说道,刘备托孤之时,“遂遣使往成都,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星夜来永安宫听受遗命”。由此可知李严地位之重。
 
李严才干如何?书中说道,诸葛亮兴师南征,后主担心孙吴攻川,诸葛亮劝慰说,吴国“若有异心,李严在白帝城,此人可当陆逊也”。北伐之时,诸葛亮“又檄李严等守川口以拒东吴”。由此可知李严在诸葛亮眼中的地位。
 
李严参与过何等大事?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所有的军需粮草均是李严负责。当时蜀汉国弱民穷,常年筹集军粮也可算是蜀国的头等大事。由此可知诸葛亮依仗李严之甚。
 
李严何罪?蜀汉建兴九年,蜀魏交兵进入关键时刻,这时李严犯了谎报军情的大罪,“乃是李严因军粮不济,怕丞相见罪,故发书取回,却又妄奏天子,遮饰己过”。因此诸葛亮大怒,欲斩,最后“谪为庶人,徙于梓潼郡闲住”。
 
父亲说的“愚忠”,及他举出李严的事例,我认为是一致的,这是他在“文革”初期两年内真实思想的一个侧面。
 
父亲为何会对毛主席一度抱有“愚忠”的态度和想法呢?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理性和感性认识的矛盾。父亲是在革命队伍中成长起来的红小鬼。对他来说,毛泽东不但是党的领袖,是他上级的上级,而且也是他成长、成熟,对他有耳提面命之恩的老师。即便父亲开始怀疑“文革”,甚至发生了“九一三”事件,直到毛去世前,父亲对他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特殊情怀。但“文革”的倒行逆施及彻底破产教育了他,他逐渐对毛主席不再愚忠了,他的感性认识已大大升华为更加成熟的理性认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一个命题,就是毛泽东思想也要接受实践一元论的检验。毛主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贡献和毛主席的晚年错误必须严格分开,要从正反两面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二、民主思想和某些封建残留同时影响着他。父亲对封建专制主义系统地思索,是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以后。1972年,他对罗炤说过这样的话:“文化革命是个大潮呀,谁也挡不住!参加的人这么多,这么火热,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的?这里面应该是有社会原因、历史原因的。我们中国有长久的封建传统,恐怕和这个有关系。”(同上)
 
他敬佩甚至感恩毛泽东,但他也知道一个平凡的道理,人人都可能犯错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和党的领袖的关系,绝不能是人身依附的封建关系,若以这种关系对待自己的上级、领导,那是共产党员的一种耻辱。他彻底醒悟了。民主思想、人心向背的事实战胜了他的封建主义的愚忠思想。这使他对毛主席的历史评价才有了一个分析态度。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再次肯定了我党“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非常重要。
 
三、认识和再认识的突破。父亲和罗炤的谈话,旁边还有我的一位同学,他叫俞敏声。他和郑位三的儿子郑非迟是好朋友。郑位三是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和我父亲战友郑维山是同族。在1967年武汉事件前后,郑老对他儿子说:主席号召的“文化大革命”,发动容易,收场就难了,我看收场非要十年。我把此话告诉了父亲。父亲反复问我这话是否确切。最后他非常自信地说:“郑位三说对了!发动容易,收场难,‘文革’结束非有十年不可!”应该说,这是父亲的心里话。“文革结束非要十年不可”,这话我不会记错,但这是父亲重复郑老的话呢,还是父亲自己的话呢?我已记不清了。党的九大以后,父亲集中精力对“文革”和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另一视角开始了学习、再学习,认识、再认识的独立思考。我知道父亲还有许多内心深处的想法,没有跟我们子女说,怕我们脆弱的神经承担不起。
 
父亲从干校回北京后,不久听到一个消息,说毛主席有意把在延安整风时期写给任弼时的、批“左”的九封信(编者注:这里指《驳第三次“左”倾路线(关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全文五万余字,文章写成后毛泽东曾送刘少奇、任弼时两同志看过,没有发表)公布出来供党内学习。父亲十分兴奋,他认为这是主席决心调整,结束“文革”,总结经验教训的重要信号,但他失望了。1976年,毛主席发起了最后一次运动,仍然是反“右”,而且反击右倾翻案风还越刮越烈,周总理又不幸去世,他的年轻朋友陈小津去看他,他对小津说:“今后要丢掉一切幻想,告诉阿丕(陈丕显)不要再想出来工作了。”(陈小津:《我的文革岁月》,p409)
 
他可以不工作,但却没有停止思考。愚忠的思想和迷信的道德规范,他彻底抛弃了。他对“文革”及“文革”结束以后的中国会怎么样,仍在思索。他相信革命自有后来人。他思想变化的再认识有了成果。打倒“四人帮”后,他对叶帅子女说:“停止批邓,人心大顺;冤狱一理,人心大喜;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这段时间相距也就八个月。他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对中国共产党在“文革”结束以后的长远任务,终于有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全新认识。
 
(之二)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