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经典阅读>>正文内容
父亲读《三国演义》的几个片断——修改名联 >> 阅读

父亲读《三国演义》的几个片断——修改名联

作者:胡德平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2日 点击数: ( 字体: )

 
诸葛亮把对孟获的思想工作、感化工作叫“攻心”,而不是对那时的少数民族采取一味的“剿灭”、“屠杀”策略,这在封建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三国演义》对此做了生动的记述,非常难得。如诸葛亮南征回师,泸水难渡,孟获建言:要取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才能渡河。诸葛亮不肯妄杀无辜,乃杀牛马,用面和肉做成“馒头”,共祭蜀国将士和孟获阵亡的部卒。当长史费祎劝谏诸葛亮在“蛮”地留兵设守时,诸葛亮答道:“今吾不留人,不运粮,与相安于无事而已。”这是诸葛亮权衡民情国力、明白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后,作为一个大政治家表现出来的眼光与魄力。正史《三国志》也确有对诸葛亮关于民族关系的宝贵记录,如他见刘备的第一面就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今天,我们似应对三国时期的民族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晋统一天下之后,不到二十年,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乱局,究其原因,还是民族压迫、民族仇杀引起的不满长期积蓄的结果。诸葛亮充分重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特殊性,理应赢得后人更高的赞誉。
 
父亲和四川方面的少数民族是有较多接触的。他对周围的同志说过这样的话:“我们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少数民族说是孟获七擒诸葛亮。”这可能是少数民族先人倔强性格使然而流传下来的硬话。在他看来,只要《三国演义》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广泛流传,承认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别的都无大碍。父亲对诸葛亮的批评,我听到的就是他未采纳魏延的战略,兵出子午谷。父亲对诸葛亮的政治抱负,对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开诚布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德和人格,是相当尊敬的。
 
据原广东省顾委副主任杜瑞芝回忆,任仲夷曾亲口告诉他,1980年11月初,任仲夷在赴广东接替习仲勋担任广东省委书记之际,胡耀邦与任谈过一次话,临行前胡耀邦特意将上面这副对联抄录转赠给任,只是将“蜀”字改成“粤”字,即:“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粤要深思。”
 
1959年秋,父亲到河南视察工作,到了南阳市卧龙岗的武侯祠。他看到大殿两边有名联一副: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对联非常饱满地体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推崇的那种“天下为公”的胸襟,体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看重的那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评价。
 
父亲看后,很有感慨。之前,他和南阳的同志们座谈时,大家谈到当时部分干部调整工资引起的一些风波,没有调整到的同志有不少意见。这时他忽然心有所思,想改一改这副对联。《中国青年报》记者陈鹤翔记录下了这一刹那的情景:
 
胡耀邦念完对联后,对陈鹤翔说:“我来改改,你看好不好?”陈鹤翔说:“你说!”
 
耀邦想了想,写道: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胡耀邦诗词与墨宝》,p12)
 
此联改于1959年秋,留下的墨宝则在1986年4月25日。
 
怎样解释父亲修改的这副对联的涵义呢?和他工作多年的胡启立同志,在《人生、人格、人心——耀邦同志诞辰九十五周年感言》一文中说得相当到位。文章说:“综观耀邦的一生,他全部的思想和实践,他终身的追求和坚守,一以贯之地充盈和激荡着一种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民至高无上的道德精神。”启立同志对父亲说的一句话至今未忘:“启立,你一定要记住,任何时候,在任何条件下,我们共产党人决不可以鱼肉人民!”这段话,我认为可以很好地解释对联的上联。文章还说:在耀邦心目中,人民利益重于泰山,人民的呼声重达千钧。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很注意关注民生,倾听民声,尊重民意,体察民情。为打击、制止党内的贪污腐化、以权谋私之风,父亲对启立同志说:“宁可得罪个别人,不可得罪十亿人!”“宁可一家哭,不可一路哭。”这些话我认为可以很好地注解对联的下联。
 
启立同志还说:耀邦同志“至真至纯,有时近乎天真的程度。他在政治风浪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一点也不世故圆滑,他从不知阴谋、权术、机巧、算计、出卖、诬陷为何物,以致自己被伤害,也仍不屑听取闲言碎语”。启立同志这么认识父亲的人品基本无错。但我也稍稍有一点不同的意见,那就是他如果丝毫不知“出卖、诬陷为何物”,那怎么会主持平反昭雪那么多冤假错案呢?如果他一点不知“阴谋、权术为何物”,他为何能比较早地反对封建余毒,率先破除个人迷信的专制思想呢?对封建帝王、宫廷军机中的权术、机巧文化,父亲是了解的。他就给我讲过唐太宗为使李勣感恩太子,而贬官处罚李勣。讲过汉景帝时期吴楚联军的“清君侧”,明永乐皇帝的靖难之变。对这些权谋,他懂,但绝不奉为经典,就像他思想中决然抛弃的“愚忠”那样。中国历史上,让他仰慕的人还是诸葛亮那样的人,我上初中时,他给我讲的最早的故事,是“田横五百壮士”的故事。他认为中华民族的古代英雄是郑成功、林则徐。
 
目前,社会上、官员中那种暗中学习厚黑学、权术观的人还有很大的市场。这是国家、执政党之祸。胡锦涛总书记说的“四种危险”,应成全党座右铭,并认真贯彻落实,才是民族、人民之福。
 
(之三)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