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红版专区>> 争鸣>>正文内容
历史上真实的孔子 >> 阅读

历史上真实的孔子

作者:刘绪义 来源:《百家讲坛》红版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4日 点击数: ( 字体: )

 
司马迁对孔子充满敬意,称其为“至圣”,而《仲尼弟子列传》开篇即说:“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 ”接着开列了数十位有名姓之弟子,能详则详。最后感慨道:“ 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 显然,司马迁对传说中的孔子弟子77人评价并不高,这些所谓异能之士并非如传说中那么了不起。
 
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一则“三千弟子”中竟只有77个“ 受业身通者 ”—— 2.5%,这样一个比例何其小哉?二则77个“ 受业身通者 ”还有大量言过其实者在。司马迁虽然说“ 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 ”,但并没有谁毁其弟子,基本上都是“誉”,也就是说,这些被人褒誉的弟子大都言过其实。
 
至此,不得不令人怀疑“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之类溢美之辞加诸孔子身上恰当与否?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到底是怎样的?
 
以言取人
 
孔子以言取人的最典型例子是宰我。
 
宰予,字子我,《史记》载:“ 既受业,(宰我)问(孔子):‘三年之丧不已久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孔子听了,反问道:“ 于汝安乎?
 
宰我回答:“ 。”
 
孔子又说:“ 汝安则为之。君子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故弗为也。”
 
宰我的意思很明显,是说三年之丧是不是太长了一点,时间一长,会导致礼崩乐坏。宰我担心执著于丧礼的时间,影响的却是礼乐之根本。他还打了一个比方,说旧的谷子已经吃尽,新的谷子又成熟,钻燧取火都已改用新木了。意思是,三年之丧是古人的习俗,我们应该懂得与时俱进才是。孔子听了,心里面肯定不痛快,于是反问:你心里安吗?弟子回答:安。孔子当着弟子的面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心安就行了,君子在居丧期间是不为礼乐的。
 
宰我得到答复后就离开了。没想到孔子等他一离开便高调斥骂宰我:“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义也。”
 
当面不说,背后大骂。可见孔子多么气愤和心虚,弟子有错,为师的为什么不当面指出来?这令人不解。
 
后来,宰我与田常作乱,发动宫廷政变,杀死了齐简公,拥立齐简公的弟弟登上齐国国君的宝座,是为齐平公。以臣弑君,以下犯上,是一种严重违礼行为,在史册上是要记“大过”的,孔子为此感到深深的耻辱。所以后来宰予在战乱中被诛杀,孔子并未有丝毫惋惜之感,认为他是咎由自取。
 
宰我的结局不好,孔子以他为耻,这自是意料之中的。但是,过了几年,孔子后悔道:“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这句话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认为,孔子后悔自己看错了人,以前那么重视宰我,却不想他是这种人。另一种理解认为,孔子后悔自己只凭言语就判断一个人的德行,错怪了宰我。宰我和子路一样,都是服务于自己的长官。终春秋一世,陪臣执命,废君另立之事非常普遍,何止宰我一人,但也未见孔子发出批评之声,而独独责备宰我呢?
 
以貌取人
 
孔子弟子言偃任武城宰的时候,曾介绍想拜孔子为师的子羽去见孔子,但孔子认为他“ 材薄 ”。
 
受业之后,因为不被重视,子羽便离开自己修行,没有公事从来不见公卿大夫,和孔子一心想游说诸侯相反。后来,子羽学有所成,南游至江,随从弟子多达三百人,“ 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
 
其实子羽只不过是长得丑了一点,其他方面并不差,《孔子家语》还记载了子羽的善行,“ 其为人,公正无私以取与去就,以诺为名 ”。
 
后来,孔子另一位学生子游做了武城县令,武城是子羽的故乡。有一次孔子问子游:武城有贤者吗?子游回答说:有啊,子羽就是,他从不走歪门邪道。
 
子游特意点出子羽不走歪门邪道,似乎别有用心,暗讽孔子为了恢复他心目中的“周礼”,不惜走歪门邪道,也有讽刺孔子不识子羽这样有德弟子之意。
 
听了子游的话,孔子发出了“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的感叹。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