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环球瞭望>>正文内容
美国政府对历史教科书发言权极有限 >> 阅读

美国政府对历史教科书发言权极有限

作者:李邑兰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0日 点击数: ( 字体: )

南方周末:对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历史如何书写,东西方专家的观点会不会存在差异?
 
杜赞奇:其实在国际部分没有太大争议。但我还是修正了一些关于亚洲社会落后、亚洲社会没有伦理的看法,还有对基督教主导的话语方式进行修正,西方的专家整体上还是有一些旧的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在里面。
 
南方周末:现在有一种精英主义的观点,认为“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将来”,具体到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你怎么看?
 
杜赞奇:在很多国家,历史教科书都是很重要的,在印度是重要的,在巴基斯坦是重要的,在德国和美国也是重要的。
 
日本2001年也曾出现过引起争议的修改教科书事件,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策略性的导向,而是对现实政治压力的反应,并不总是在已经设计好的格局里面做的,常常只是对于实际发生的某些状况的一种反应。日本当时本身政治的前景和国家政治的未来比较衰弱,走势是往下的,需要用教科书唤起民族主义的情感。
 
今天人们在讲历史对未来的作用,我觉得其实是有点夸大了。一个国家往往在建国初期会对历史比较重视,需要用历史来确认国家身份、寻找认同感。但当国家到了一定的繁盛程度,再去过于强调民族对抗的历史,作用已经很弱了,也没有必要,比如美国,更多是把目光放在未来。
 
殖民之后:印度与中国
 
在美国求学时,杜赞奇师从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专门研究东亚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美术馆、博物馆这些装着中国“过去”的地方对他有特别的吸引力。2010年10月,他还专程去了一趟成都,为了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
 
在杜赞奇眼里,中国和印度是互为参照系的两个国家。两国的互相渗透可以通过数据来说话:2009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434亿美元,中国已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
 
与印度曾经完全殖民化相比,经历过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历史的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殖民史。
 
“这是两国在面对‘现代性’问题时态度迥异的重要原因。”杜赞奇说。
 
南方周末:文化、权力、民族国家,这三个关键词不断出现在你的各种研究专著中,尤其是你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和《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这三者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杜赞奇:以乡村为例,国家意识是通过文化来渗透到乡村的,文化使事实的权力具有合法性。但是在夺取政权后,共和国对于社会的需求是如此之大,而且又觉得乡村是极度落后的,对于既有的文化资源——像关羽,不是像以前的帝国时代那样,去统治,去利用,去渗透,而是摧毁,这就给乡村社会造成一种危机,并且带来了某种革命。到了1950年代,共产党政权重新塑造和利用文化资源,形成文化权力和国家之间的新关系。国家会考虑底层的需要,更多地用一种自上而下贯彻的文化进行治理。这一点在民族概念当中也适用,民族主义也是自上而下被塑造,之后成为一种文化倾向和身份的象征,并取代原先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统治符号,在现在的国家统治中发挥作用。
 
南方周末:你的著作中特别提到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那时的一批左翼文人高呼“打倒孔家店”,与儒家传统决裂,到了今天,推广国学的孔子学院已遍布世界各地,肯定与否定,都是一种“政治需要”吗?
 
杜赞奇:其实让我觉得惊讶的,不是现在又有了孔子的复兴,而是五四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极端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
 
五四时期,极端的反传统和相信民主、科学等现代性的观念是并存的。我在研究中专门对比过印度和中国两个国家对于现代性的看法。主要的差别在于,印度是一个被全面殖民过的国家,而中国是一个半殖民的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殖民历史。
 
印度在受到殖民主义统治时,面临美、日对印度文化价值的质疑,每天直接面对文化上的屈辱,激起印度人对身份的强烈感应和反弹,经常有一种保卫自己传统和价值的心理在里面。而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国家,在中国历史当中,进入政府部门的统治阶层,都是通过温习儒家知识,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精英,儒家传统是这批人进入到统治阶层、确认自己文化价值的渠道。但是在科举制度被废除,帝王也被废除以后,对于年轻的五四一代来讲,已经没有什么渠道和根基捍卫原来的那些东西,所以会这么极端地反对传统,完全拥抱现代性。
 
孔子学院也许体现了官方将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进行推广的努力,并且可能考虑与和谐社会建设结合在一起,借助儒家跟国家治理之间的衔接点,为当代中国找到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基础。
 
(陈韵、新闻助理高莺对本文亦有贡献)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