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蓝版专区>> 读史>>正文内容
【2009年7期】陈宫:被乱世压垮的理想主义者 >> 阅读

【2009年7期】陈宫:被乱世压垮的理想主义者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读过很多史书,见识过很多历史人物,但极少有像吕布这样让人难以置信的。因为他的武功不可思议的高强,同时人品也不可思议的卑劣,他几乎集中了天下所有小人所应该具备的特质:反复无常、言而无信、见利忘义、厚颜无耻、贪财好色。曹操虽然奸,但还配得上英雄的称号。至于吕布,一个完美的武将,同时又是一个完全的小人,这两样结合出来的是个十足的怪胎。历史出现吕布这样的人物,只能说是造物主弄人。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陈宫先舍弃人格卑劣的曹操,却又找上了彻头彻尾的小人吕布,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探究个中原因,除了说陈宫不会识人,更重要的是在没有看清吕布本质以前,以陈宫看来,一个莽夫至少比奸雄的所为更可以接受。正如后来被俘后他对曹操所说:“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而且陈宫认为吕布武功盖世,只是有勇无谋,自己正好发挥所能。甚至幻想吕布被他的足智多谋折服后,他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通过劝谏来改造吕布。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陈宫辅佐吕布期间,吕布虽然采纳过陈宫的计谋,但绝不是言听计从,相反多次因刚愎自用几乎招致灭顶之灾。他很多时候之所以听从陈宫,更多是出于眼前能感受到的利害和危境下的迫不得已。小人是不会真正信任他人的,所以他也从没真正尊重过陈宫。

 

        陈宫在这个过程中也慢慢认清吕布的本质。一个有才华的谋士固然最大的挫折感就是自己的妙计不被采纳,而陈宫刚烈、清高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像其他类型的谋士低下头来,对主子谆谆诱导。他慢慢失望,但并未绝望,于是他尝试亲自插手。

 

        辕门射戟后,袁术提出和吕布结亲,企图用“疏不间亲”之计,让吕布放弃对刘备的支持。陈宫识破此计,但他不仅没有及时制止,反而直接到前来提亲的韩胤馆驿,当面点穿,并建议他为防夜长梦多,早日提出让吕布送亲。与此同时,陈宫也力劝吕布答应这门亲事。

 

         陈宫此举很让人费解,他明知这样一来必将置刘备于死地,使己方丧失一个同盟,何况要杀刘备当初放任袁术进攻就是了。探究他的动机,只能有两条:一是辕门射戟后,吕布实质上已经得罪各方,在别人眼里已无信用,与其都得罪,不如讨好一方;二是陈宫看清吕布将来已无希望成就大业,让吕布投靠实力稍弱的袁术,必将得到重用,也算给吕布找了一个好的归宿,或许他自己也能全身而退。而且当时吕布之妻也认为袁术将来可能称帝,袁术只有一子,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将来有可能做皇后,对吕布有利,吕布也表示赞同。但不得不说,陈宫此举是个大的败笔,而且直接导致吕布对他失去信任。

 

        得知吕布和袁术结亲后,与刘备交好的陈珪带病去见吕布,他逐一分析利弊,改变了吕布送亲的念头。吕布最后只有一句:“陈宫误我!”小人大都多疑善变,吕布慢慢对陈宫不再信任。

 

        结亲不成后,袁术七路大军来伐吕布。陈宫要吕布杀陈珪、陈登父子,陈登却用计破了七路大军。吕布对陈宫的信任又一次下降,从此更重用心怀二心的陈珪父子。陈珪父子经常拍吕布马屁,吕布自然受用,陈宫劝他提防,反遭吕布怒斥。陈宫只能感叹:“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陈宫此时已渐渐绝望,他虽然基本已失去吕布的信任,但他再也没勇气和上次一样不辞而别。

 

        陈宫虽有才华,但身上有士人都有的特质,那就是清高好面子,当初他有勇气抛家弃官跟随一个通缉犯,却没有勇气和那个令他失望的人当面说声再见。在陈宫又认清吕布后,自然对他的品格无法忍受,但作为一个讲究风骨气节的士人,他不能一次次地弃主而去,被天下人耻笑。所以陈宫只能继续跟随吕布,和吕布集团这艘注定要沉没的破船一同沉沦。

 

         吕布集团覆灭后,陈宫被俘,面对他蔑视的曹操,对比俯首乞降的吕布,他表现出士人所具有的风骨气节。“操曰:‘今日之事,当如何?’宫大声曰:‘今日有死而已!’”曹操明为关心实为要挟地说道:“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像曹操这样的奸雄,是不可能让曾背叛过自己的陈宫活命的,但陈宫毕竟救过他,而且当时曹操并未得到整个士族的支持,为了不背骂名,他表面上还是惺惺作态,人情做足。

 

        而陈宫早已把曹操看透,他料到曹操不会对他家人赶尽杀绝,但他也绝不会低头感谢曹操的假仁假义,来配合曹操的这出表演,因此他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请即就戮,并无挂念。”然后从容赴死。其节操之坚贞,正气之凛然,感动得“众皆下泪”。

 

        后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对陈宫的评价还是颇高的: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

    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

    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

    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在群雄并起的三国乱世里,生存的最高法则是弱肉强食、成王败寇。这决定了游戏规则只能是不择手段,而与道义无关。理想主义者陈宫不认同也不愿遵守这套游戏规则,他还保持着刚直的性格和士人的风骨。他不会像荀彧、华歆那样不问是非、为虎作伥,也不会如许攸、张松之流朝秦暮楚、卖主求荣。这注定了陈宫只能是三国里的匆匆过客。

 

         可惜的是陈宫失于察人,辅佐的对象不是阴险狡诈,就是卑鄙无耻。“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也还罢了,特别是跟随“三姓家奴”吕布这样的至尊小人,让天下人颇为他感到不值,以致后人提起陈宫时,也只能是一声叹息。(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文章来源:《百家讲坛》(蓝版)2009年第七期


共3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6403个字符
作者:舟自横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