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红版专区>> 话题>>正文内容
张集馨一声叹息 >> 阅读

张集馨一声叹息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道光二十九年七月,50岁的四川按察使 (正三品) 张集馨接到部咨,升任贵州布政使 (从二品), 并获道光皇帝的五次召对。对臣子而言,这是莫大的荣幸了。道光帝给了张集馨三条“工作指示”—第一条,理财, “汝不要听任属员闹出亏空来要紧” ;第二条,察吏, “理财固为藩司(即布政使)专政,而察吏尤为当务之急,地方得人而治” 。按清官制,一省财政与人事都归布政使管辖,而晚清之际,国库紧张,吏治腐败,理财与察吏又更为迫切。
 
皇帝不希望张集馨在地方上自缚手脚,所以又给了他第三条指示: “督抚固是封疆大吏,两司(即布政使与按察使)一省有几个,尚不是封疆大吏吗?巡抚固不可不听,亦不可尽听,汝遇事总要自己拿定主意,方不是随声附和。” 张集馨受宠若惊,谨领圣训。走马上任途中,又接圣旨调任甘肃布政使,地方换了,不过官职还是一样的。
 
张集馨有才干,有操守,外圆内方,此前的政声也不错,还有过署理四川布政使的经验。此次主政甘肃,果然做了几件漂亮事。
 
甘肃地瘠民贫,州县亏空严重,前、后任往往交割不清,又有牧令捏报旱灾、扣留税银的劣习,对此张集馨严加清理,于是“ 积弊一清 ”。道员范懋德在盘查仓粮的过程中,大肆索贿,张集馨咨明按察使查办,由按察使出面将范解省审办。他又向陕甘总督琦善提名同年朱其镇代理按察使,并委派另一位同年步际桐署兰州知府。
 
上述事例,不但显示了张集馨的干练,也说明了他所掌握的权力是与布政使一职相匹配的:可以雷厉风行整饬地方财政,按自己的意思调剂属吏、遣派差使。而这,应归功于他与上司琦善的良好关系,所以行事较少受掣肘。
 
然而,“ 福兮祸所伏” 。由于与琦善关系亲密,咸丰元年,琦善因案被劾,张集馨也受累获罪,被革职遣戍军台,虽然两年后又补授布政使,但很快又得罪总督桂良,被参了一本,再遭革职。咸丰六年九月,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一个玩笑,57岁的张集馨几经宦海沉浮,仕途又回到七年前的起点:奉特旨署甘肃布政使,赴任前也蒙皇上召对五次。
 
次年二月,张集馨抵任,故地重回,物景依旧,而人事全非。张集馨领略过官场险恶,已无当年意气;赏识他的道光帝已龙驭上宾了;驻兰州的陕甘总督也不是那个器重他的琦善,换成了与他 “偃蹇不相亲” 的乐斌。这位甘肃的第一把手原来是个糊涂虫, “公事全不了了” ,不过这绝不意味着布政使张集馨能趁机掌执更大的权柄,因为乐斌宠任亲信、重用私人,在他身边滋生了一个雨露共沾、与有荣焉的权力分肥集团,我们姑且称之为“乐系集团”。张集馨没有加入这个集团,虽然他在正式权力体系中位居要职,但他的权力几乎被架空,只能“ 付之一叹”。


共3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799个字符
作者:吴 钩 来源:《百家讲坛》(红版)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