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蓝版专区>> 视野>>正文内容
刘师培:当失足成为习惯 >> 阅读

刘师培:当失足成为习惯

作者:王学斌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6日 点击数: ( 字体: )

1908年刘师培(右四)、何震(右二)与友人在上海合影 
 
    遥望历史的星空,我们总会心怀慨叹,有的人成就卓著,如恒星一般永垂天际,熠熠生辉,而有的人却只能闪耀一时,转瞬即逝,化作一颗划过夜幕的流星。清末民初,就有这么一颗流星,他才华横溢,少年成名,却不慎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把失足当成习惯,最终被历史无情地吞噬。这个人,就是刘师培。
 
少年得大名
 
其实,刘师培的人生轨迹早已有所安排。扬州仪征刘氏是清代有名的学术世家,世代治《左传》之学。刘师培出生于这样的书香门第,自然被视为刘氏“左传”学的继承人。若是沿着家学的路径孜孜以求地走下去,刘师培大概能坐上清末民初国学的第一把交椅。可是刘师培并没有那样做,文弱的书生外表之下,隐藏的是一颗躁动又不乏激情的心。
 
刘师培年纪轻轻就胸怀壮志。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喜欢读诗作诗。刘师培心目中的大诗人,既不是唐宋的李白、苏轼,也不是明代的前后七子,而是当时以经世爱国著称的龚自珍、黄遵宪等人,他们的大部分诗作都被刘师培抄录了不知多少遍。年幼的刘师培还喜欢西方著作,什么种族主义、进化学说,早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被他装进了自己的脑袋里。
 
虽心怀他志,但家命难违,刘师培还是要走科举之途。初战还算顺利,当时晚清才子冒鹤亭协助知府沈笔香阅卷,拿到刘师培的考卷后,冒鹤亭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刘的诗文冠场,全场无出其右者,忧的是刘的毛笔字写得实在太烂, “字如花蚊脚,忽断忽续,丑细不成书” ,全场恐怕也挑不出第二份来。冒鹤亭是惜才爱才之人,他急中生智,将刘师培的卷子铺开,用红笔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圈画一番。当这份卷子呈给沈知府复审的时候,刘师培的字迹已经无法辨认。沈老爷子心想:冒大才子将这份试卷圈画成这般模样,想必是应试者文采飞扬、笔力遒劲,深得他的赏识。于是,沈知府便把刘师培定为头名。
 
拿到秀才文凭之后,刘师培又顺利地摘得举人头衔,仕途似乎在向这位不到20岁的小毛孩招手。不过,刘的好运到此便戛然而止。1903年,刘师培赴开封参加会试,估计是主考官实在无法忍受他的那笔烂字,于是不假思索地打了个不及格,让他赶紧回家练字去。
 
当然,刘师培没有回家练字,他决心不再做科举考试的奴隶,而要去当时的革命活跃地区上海闯一闯。刘师培于当年夏天直奔上海而去,对于他而言,在此时此地走向革命真可谓是适逢其时、适逢其地。
 
首先,适逢其时。1903年前后正是革命思潮涌动翻腾之时,许多革命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如中国教育会、对俄同志会、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光复会等。
 
其次,适逢其地。近代上海一直开风气之先,各种光怪陆离的思想都是通过这扇开放的窗口传入内地的,革命思想自然也要借助这块宝地向全国辐射,许多有名的进步报刊都是扎根于上海,向全国发行的。
 
不过,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恰逢其人。上海是革命党人的活动中心之一,章太炎、蔡元培、邹容、汪精卫、林懈等革命精英,都寓居于此。正是在同他们结识后,刘师培才走入革命阵营的。
 
既然机会难得,剩下的事情就是好好干了。1903年,刘师培取 “攘除清廷,光复汉族” 之意,改名为刘光汉,加入了中国教育会、对俄同志会、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刘师培是聪明人,又满怀革命热情,自然明白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自1903年至1906年,他的革命激情被全部点燃,他极其卖命地工作,完全不像一个肺部有阴影、糖尿病缠身的文弱书生。在著述方面,刘师培笔耕不辍,佳作频生,《攘书》《中国民约精义》等书刚刚问世,便销售一空,一时洛阳纸贵,被爱国人士奉为革命经典。在章太炎因《苏报案》被捕入狱后,革命派失去了一名思想深刻、文笔锐利、斗志昂扬的重炮手,急需有人接过章太炎的大炮,继续向清廷发起攻击,刘师培挺身而出,并因此迅速上位,一炮走红。刘师培先是加盟《俄事警闻》,成为其主要撰稿人,接着入主《中国白话报》,俨然该报之灵魂,后又发起《国粹学报》,借此跃升为国学的正宗衣钵传人。
 
此外,刘师培还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从事一些实际革命工作,最有名的一次便是策划刺杀广西巡抚王之春事件。那是在1904年底,革命义士黄兴、万福华等人本打算在湖南策划武装起义,孰料计划泄露,他们被迫逃往上海。当时广西巡抚王之春刚刚被罢官,也居于上海,万福华对王的亲俄谬论非常反感,于是心生杀王之意。他找到刘师培商议此事。刘师培知道后二话不说,立即跑前跑后替万福华打通各种关节,精心布置刺杀行动的每个细节。最够哥们儿的是,刘师培还将当年好友张继送他的手枪转赠于万福华。后来由于万的射术不精,刺杀行动失败,但这次行动还是令清政府颇为震惊,让统治者认识到革命党人的誓死决心与潜在实力。
 
总而言之,在这段时间,刘师培成功完成了由一名传统经师知识分子向革命斗士的转变。在时人眼中,刘师培简直就是活脱脱的“章太炎第二”,难怪不少人将章、刘二人合称为“二叔” (章太炎字枚叔,刘师培字申叔)。
 
可话又说回来,此时的刘师培即便再牛、再火、再风光,也只是一个20岁刚出头的愣头小子,缺乏斗争经验和沉稳心态,又有些年少轻狂、急躁冒进,顺风顺水时倒还可以乘风破浪,一旦逆水行舟便容易阴沟翻船。这成为他日后失足的潜在原因。其实他在处于上升期的时候,已经犯下了许多失误,其中最离谱的便是给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端方写劝降信,劝其 “舍逆归顺” ,投向革命。这封信措辞激烈、气势磅礴,上堪比三国时陈琳的骂曹文函,下不让唐时骆宾王的讨武檄文,会让对方读后吓出一身冷汗。不过,若是考虑当时的实际形势,刘师培之举则简直如同儿戏。讨敌檄文并非不可写,关键是看在何时写,革命党人当时连枪都没有几条,更谈不上有正规军队,而人家端方雄踞一方,手握重兵数十万,你刘师培想凭一份文辞犀利的劝降书就让一品大员举起白旗乖乖认输,简直是天方夜谭,幼稚至极!况且,这样一来势必暴露刘师培自己的身份,不利于革命活动的开展。
 
毕竟是书生,好心办坏事,刘师培的不成熟和走极端通过此事暴露无遗。端方也借助该信发现原来大清还有这一号怪人,或许他在读罢这份劝降书后,先是一阵大笑,而后又感叹几声 笑的是刘师培过于迂腐,叹的是这等文采奕奕之士为何投靠革命党人,而不是进入自己的幕府之中。于是,端方开始暗暗关注这个年轻人……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