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古史今鉴>>正文内容
忽必烈为什么要东征日本? >> 阅读

忽必烈为什么要东征日本?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一)涉险应难得命还,倭中风土素蛮顽。纵饶航海数百万,不直龙王一怒间。
 
(二)海外东夷数万程,无仇于鞑亦生嗔。此番去者皆衔怨,试看他时秦灭秦。
 
这是南宋遗民郑思肖的二首诗,题为《元贼谋取日本二绝》,他的立场是一目了然的,我们今天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这一次战争呢?我期待各位朋友的答复。
 
“先礼后兵”:忽必烈的对日政策
 
其实忽必烈本来没有打算东征日本,以为日本可以不战而屈,只要派几个招降的使节就可以搞定,于是先让朝鲜人代派使者召唤日本人来大元朝贡。
 
哪知此时的日本是武家的社会,彪悍而傲慢的日本武士不同风雅的平安朝廷的公卿贵族,即使在元军泰山压顶的气势之下,大元朝廷三番五次送来催促朝贡的国书之时,骄纵成性的日本武士几乎一概拒绝答复,软硬不吃。就在蒙古人战无不胜、孤独求败的时候,自以为天下无人不颤栗的时候,日本武人竟然毫不畏惧,甚至不惜准备与蒙古人一战,这样元日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那么,元朝与日本之间是怎样拉开战端的呢?事态发展的结果如何呢?
 
日本人为何引起忽必烈的注意?
 
世界历史进入13世纪以来,突然从中亚草原上刮起了一次巨大风暴,那就是蒙古族的崛起,他们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大规模的“快速反应部队”,蒙古骑兵可以说是“古代的机械化部队”。蒙古帝王借此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实力东征西讨,从黄色的黄土高原驰骋到蓝色的多瑙河,在欧亚大陆所向披靡;南征北战,自热带雨林的绿色王国到寒带冰雪的白色莽原,马来西亚人和西伯利亚人都归于他的统治之下。穷兵黩武而战功显赫,从不把任何民族放在眼里,不顺者即征伐之,不断寻找新的对手,时刻准备着新的长征,到13世纪后期,蒙古人在大陆该征伐的都征伐了。生长于“草国”之人本不知尚有“海国”,但征伐让他们见识也远了,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日本人撞入蒙古人的视野之中。实际上,这都是高丽人惹的祸。
 
和唐朝一样,新罗一进入10世纪就分崩离析,进入“后三国时期”。918年,值中国五代之乱,后高句丽(或称“泰封国”)的大将王建也被部将黄袍加身,在半岛建立起高丽王朝,不久新罗、后百济先后臣服,统一了朝鲜半岛,与北宋、契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周旋于两强之间。到1259年,蒙古完全征服了高丽国,高丽表示臣服,从此成为蒙古的属国。
 
蒙古在前四汗(成吉思汗等)时期(1206—1259年),对马蹄所不及的海国日本未曾留意,也就没有乘势跨过海峡征服日本。元世祖在中统元年(1260年)三月曾在给高丽的诏书中说:“今也,普天之下未臣服者,惟尔国与宋耳。”可见此时元人还不知有日本。到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高丽人赵彝等向元朝建议:“日本国可通,择可奉使者。”于是乎蒙古人才知道还有一个叫日本的国家没有来表示臣服。
 
不过,引起蒙古人的注意,日本人也有自己攥虎须的责任。惯于在朝鲜半岛骚扰的日本破落户,即后代倭寇的祖先们的抢劫活动恰恰在此期间越来越猖狂起来,无奈的高丽国王便向他的新保护者蒙古帝国的皇帝诉求。忽必烈自1260年继任大汗,建立大元帝国,接受了中原历史文化的他亦非其先人可比,听了高丽使者关于倭寇威胁的控诉后,大怒岛夷此时不仅不来进贡,竟然还敢侵犯大元属国。惯于使用武力、动辄讨伐因而领教过许多文明古国的忽必烈此时已经文明了许多,此次他没有立即想到讨伐,而是想:日本人也许是不知深浅吧?凭自己的声威,只要警告一下,日本就会自动来投降、进贡的,还是先礼后兵吧。因此没有立即派大兵去征伐,却于至元三年(1266年)派兵部侍郎黑的作为国使去日本,通知其来朝贡。元朝和日本国就这样碰头了。
 
有人说元朝武力威胁和征讨日本是因为日本有很多金银财宝,游牧民族好劫掠,但此时的元朝可谓是地大物博了,此不是首要原因。此时的日本人依然很矜持,卓然独立,在国际交往中表现着特别突出的自尊和自信,这才让蒙古人讨厌。
 
在元朝皇帝的命令下,高丽国不得不派人引导元使,但是,黑的等在高丽人的陪同下,只是去大海沿岸的巨济岛走了走形式,“遥望……大洋万里”之后兴叹而回,国书自然也没有送达日本。这是元朝第一次出使日本,据说忽必烈对此结果大为恼火。
 
自信的忽必烈决定继续派遣使者去日本。结果如何呢?
 


共7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737个字符
作者:郝祥满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