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古史今鉴>>正文内容
朱元璋为何禁止子孙对日动武? >> 阅读

朱元璋为何禁止子孙对日动武?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也一度想东征日本,但是他并没有和元世祖忽必烈那样采取行动,只是虚张声势而已。他为什么想要东征日本?又为什么不仅不采取行动,而且最终在临死前立下遗嘱,禁止他的子孙进攻日本等岛国及边远小国?
 
朱元璋立国未稳就遭遇倭寇的侵犯
 
整个明代的中日关系主要是围绕倭寇、朝贡和抗倭援朝这三件大事展开的。其中,倭寇最让明朝政府和百姓头疼,从朱元璋(1328—1398)建立明朝开始,倭寇就来骚扰,几乎与明朝的存亡相始终。实际上它不仅是中日之间的问题,而是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国际问题。
 
洪武元年(1368年)农历正月,朱元璋在金陵登基称帝建立明朝,东亚呈现一超多强的局势。踌躇满志的洪武皇帝作为超级大国的元首像所有历代开国君主一样,不仅要做中华之君,而且要做天下之主,追求万邦来朝的荣耀,希望重建华夷秩序,然而一开始只有少数东南亚小国“朝贡如故”。朱元璋感觉有必要通知日本、朝鲜等“四夷的君长”赶快来向自己朝贡,尊重他的威望。按照惯例朱元璋当年十一月就派杨载等为使节出使日本,但日本人没有理睬他,反而在第二年(1369年)一月,就有倭寇到中国的山东等地区骚扰,越来越傲慢起来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实际上,倭寇早在朱元璋登基以前就和东南沿海的元末起义军方国珍、张士诚余部相勾结,等于是公开与朱元璋皇帝为敌了,此时的朱元璋如何能忍?忍气吞声岂不是示弱?
 
“日本国王”杀了朱元璋的招抚使节
 
虽然接到倭寇侵犯的报告后,朱元璋怒发冲冠,为杜绝倭害,有派兵征讨日本的打算,但由于明朝刚刚建立需要休养生息,而且北方元朝势力还比较强大,他感觉还是通过外交途径,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于是按捺住了怒火。
 
朱元璋认为倭寇侵犯中国沿海各地至少是得到日本政府(应该说是九州岛的地方政府)的支持或默许,所以决定遣使直接和日本国王交涉,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明使杨载等七人终于出发,直指日本,“诘以入寇之故”,要求日本政府约束倭寇。实际上,倭寇在东亚的出现,日本政府(包括将军幕府和地方大名各级政权)是有责任的,日本海盗船队之所以像欧洲英国的海盗船队一样,自13世纪末以来一直在中国东南沿海、朝鲜东西海岸等东亚海域横行,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日本政府对倭寇采取了纵容的态度,对于中朝的追究矢口否认,避免承担责任,甚至以邻为壑,转移祸水。
 
历史进入14世纪,日本人在与中国明朝的交往中也不时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自信和自强,甚至有些狂妄自大。明使一开始到达的是日本九州岛,当时怀良亲王(《明史·日本传》写作“良怀”)割据九州岛,多疑的亲王把他们当做元朝人,以为蒙古人又要来入侵。以为先下国书,不过是先礼后兵,因为国书中所看到的又多是一些具有威胁性的言辞,如:
 
故修书特报正统之事,兼论倭兵入海之由。诏书到日。如臣则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应天休。如必为盗,朕当命舟师扬幡(帆)诸岛,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岂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图之。
 
朱元璋作为中华帝王口气很大,而怀良亲王的胆子也不小,不仅没有被这些话吓唬住,而且拒绝接受国书,将杨载一行七人斩首五人,只留下杨载、吴文华两人,拘留3个月后才释放。不久,倭寇“复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旁海民,遂寇福建沿海郡”。此举让朱元璋感觉非常生气,不过他依然能保持冷静,没有放弃外交手段,对于“招抚”日本没有死心,不相信日本人会继续对抗下去。
 
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朱元璋再派莱州府同知赵秩等前往日本递送诏书,通知日本来朝贡并责备其约束倭寇的侵扰,这次国书的口气更强硬。明言日本“倘必为寇盗,即命将徂征尔”。
 
明朝使者这次还是先到了九州岛,守关的拒绝他们登岸,但征西府怀良亲王还是想看看诏书,最后接纳了,亲王打开国书一看,送来诏书的是连名字也没有听说过的明朝,使者又是姓赵(如同元朝);国书一开始就是“尔四夷君长酋帅等,遐尔未闻,故兹昭示”等傲慢的词句,这一切都让他难以接受,还想杀明朝使者。
 
明使赵秩见此情景也豁出去了,于是泰然自若的对怀良亲王说:“我大明天子神圣文武,非蒙古比,我亦非蒙古使者后。能兵,兵我。”此举反让亲王冷静下来,以礼相待,才弄明白原来元明两朝早已更替。
 
朱元璋这次遣使可谓是恩威并施,虽然这次国书的火药味更浓了,但使节来日本时,送还了明朝俘虏的日本海盗、僧侣等15人。亲王因此不得不考虑改变态度,在明朝使节回国时派僧侣祖来等随归国的明使到明朝回复,但赵秩却被日本人扣押了。
 


共4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637个字符
作者:郝祥满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