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古史今鉴>>正文内容
藏民为什么敢杀清朝钦差大臣? >> 阅读

藏民为什么敢杀清朝钦差大臣?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达赖与清朝驻藏大臣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3月1日,驻藏帮办钦差大臣凤全及随员50余人在巴塘被杀。造成了近代康藏史上震惊中外的“巴塘事变”。这是康藏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重大事件。为什么那里的藏人敢杀朝廷钦差,他们难道愚蠢到不知道这必然会引来杀身大祸吗?有一种说法,回答了这个问题。凤全此人性格一意孤行,少权变,而且从心底里看不起藏人和藏文化,特别是藏人视为珍贵的藏传佛教,凤全视为敝履,强令“每寺只许住喇嘛三百名,余则一二百名即行还俗,如不遵允,定行诛戮”。逼僧人破戒还俗,这对于藏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据说凤全坐着绿呢大轿到理塘,当地土司头人的代表跪在地下迎接,他顺手把旱烟杆敲着他们的脑袋说:你们再不就范,我就杀你们的头。这些土司头人原来都是地方上的土皇帝,从没受过如此羞辱,怀恨在心,必加倍报复。凤全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杀的。
 
清代末叶,在英俄交相窥藏,西藏分裂势力开始出现,“藏事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清政府决定实施“经营川边”以“固川保藏”的战略,在川边(康区)试行屯垦、练兵、招商、开矿等新政,以为西藏后援。任命新任驻藏帮办大臣凤全“就近妥筹办经边各事”。凤全在巴塘强力推行新政,遭到寺庙、土司和驻瞻对藏官的反对。
 
关于巴塘事变的性质,过去多有歧说,有认为是“反洋教”的人民运动,也有认为是“反封建压迫”的起义;而事实上,巴塘事变有着复杂的背景与原因。
 
巴塘是康区南部重镇,地处四川西部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地,为川藏大道咽喉,是康区主要产粮区,素有“高原江南”之称。元以来为土司统治地方,明代一度为丽江木土府所辖,明末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入据康区,派第巴(又称营官)驻巴、里塘,征收赋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清廷派三路大军入藏,驱逐祸乱西藏之准噶尔部,和硕特蒙古势力退出康区,清政府在巴塘设立粮台,负责输藏的粮饷转运,兼理地方土司、政务。雍正四年(1726年),勘定川、滇、藏边界,巴塘正式归属四川省。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因“有人奏:川藏危急,请简员督办川边,因垦设屯,因商开矿”,谕令四川总督锡良“查看情形,妥筹具奏”。锡良认为“惟巴塘土性沃衍,宜于种植。拟在该处先兴垦务,需以时日,或期底绩。至因垦为屯之议,未敢先事铺张。商、矿两端,目下更难大举”;清廷同意了锡良所奏。于是,锡良命巴塘粮员吴锡珍、都司吴以忠,以“奉旨开办,毋稍观望”,责成巴塘正土司罗进宝、副土司郭宗札保和丁林寺堪布傲拉扎巴,将拟交开垦之土地划出“指实”,并勘定界址,供垦务专用。当时巴塘正副土司“均遵命具结”,“并无异言”。吴锡珍等便开始招募垦夫在巴塘试办垦务。与此同时,新任驻藏帮办大臣桂霖“条陈藏事三端”,提议在川边地区招募土勇3000人,派往西藏“分起扼要,轮流换防”,并将驻藏帮办大臣移驻于察木多,“居中策应”;清廷认为其“所陈办法,不为无见”。于是,锡良与驻藏大臣有泰和桂霖等在川边开始了招募土勇的练兵工作。
 
光绪三十年(1904年)6月,英国远征军在荣赫鹏率领下,侵入拉萨,逼迫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订立城下之盟的“拉萨条约”。达赖逃到库伦(乌兰巴托),欲求俄援。面对英帝国主义加紧在西藏进行的侵略活动,清政府一方面坚不承认“拉萨条约”,派唐绍仪为专使赴印交涉,一方面也感到“经营川边”以“固川保藏”的必要,遂采纳“经营四川各土司,并及时将三瞻收回内属,以为藏援”的意见,决定将驻藏帮办大臣移驻于察木多(昌都),并命新任驻藏帮办大臣凤全于入藏沿途“就近妥筹经边各事”。
 
光绪三十年(1904年)8月清廷又颁布谕旨,明确赋予凤全“经理”川滇边的职责,推行屯垦、练兵与招商、开矿等新政。同时,根据锡良奏请,清政府废除章谷土司,设立炉霍屯,以州县官充任屯务委员,兼管朱窝、麻书,孔撒、白利及东谷等土司,隶于打箭炉厅;“将土司原领铜印、号纸并即同缴销”,形成“改土归流”和“以流制土”的管理体制。此举虽由锡良奏准,但实系出自凤全之意。这一举措虽然给后来康北改士归流打下了一定基础,但也使当时川边各土司心怀不安,担心失去固有的权势。凤全虽然干练,勇于任事,但他为官的经历都在四川内地,对川边藏区实际了解甚少,对藏族社会文化宗教更十分陌生,却想下车伊始即刻对其改革,这就必然只能收到南辕北辙的效果,注定了其悲剧的命运。
 
凤全被任命为驻藏帮办大臣后,清政府令将打箭炉的阜和协的续备新军右营归其统帅,作为行辕本标之兵,并批准他另募土勇1000名训练后带领入察木多驻防。凤全入康时,该营因接防部队迟迟未到,而未能随行。凤全只带着经过警察学堂培训的100名警察兵,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8月由成都起程。抵打箭炉后,停留约一个多月,一面与刘廷恕策划收瞻之事;一面招募土勇进行训练,准备带入西藏。但到打箭炉后,只募到土勇200名,且素质很低;11月初,在清廷的催促下,凤全只好令随行之警察兵50名留下作教练,自带50名为护卫经雅江、里塘、巴塘一路向察木多赴任;11月18日抵巴塘,见巴塘气候良好,土地广沃,就不再前行,在巴塘住了下来,经营“勘办屯垦”、“练兵”和“饬收三瞻内属”等事。 虽然清廷命他驻察木多,但他却一直在巴塘住了3个多月,难免引起当地人的猜疑;而凤全在巴塘期间所推行的新政,更影响到寺庙、土司及驻瞻藏官的利益。其中一是扩大巴塘垦务的面积,招工开垦。二是在当地招募兵勇,实施训练,作长久驻扎的形势。三是限制喇嘛寺的僧人数目,令丁林寺将超编喇嘛清理出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月,凤全以关外寺庙喇嘛太多、肇乱地方、排斥洋教为由,迫不及待的“严饬土司、堪布,将大寺喇嘛令其各归部落,另建小寺散住梵修”,声言要限定巴塘丁林寺喇嘛人数,直接打压宗教势力。虽用心良苦,谋划长远,但却不切合当时川边藏区实际。
 
丁林寺座落巴塘城中,是著名黄教大寺,在宗教上为拉萨三大寺的“子寺”,时有喇喇1500余人,辖有四乡小寺16座,在巴塘拥有很大影响力。早在凤全到巴之前,该寺就因反对开办垦务与巴塘官员冲突。凤全到巴后,发现丁林寺气焰嚣张,当地政令常因其寺阻挠而难行。因而想采取压抑其寺气焰,削弱其寺势力的办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为推行垦务等新政扫清障碍。恰好当时正发生了一起巴塘法国传教士蒲德元被劫案,凤全风闻劫匪与丁林寺有关,遂责令“巴塘文武悬赏购线协拿,期于获盗,究出(丁林)喇嘛寺勾通情罪,一并重惩。”此事虽未究出结果,但却引起丁林寺对凤全的怨愤。此时,凤全又提出限制该寺喇嘛人数的主张,使丁林寺对凤全更加仇恨,而凤全由于不了解民众的宗教感情和当地信仰习惯,就更加速激化了矛盾。丁林寺喇嘛便利用凤全的卫兵均着新式陆军短装,戴大盖帽,佩带洋枪,与以往清军着装迥异的情况,造谣说凤全“非大皇帝所派钦差,是洋人所派,将收我土地畜牧财产,傀送洋人。于是夷众大哗,群情鼎沸”。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4111个字符
作者:颜昌海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