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百家聚焦>>正文内容
西汉的60周年国庆:“无为而治”奠定全盛格局 >> 阅读

西汉的60周年国庆:“无为而治”奠定全盛格局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文景之治”绝非太平天下
 
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一直为后世所推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相反却是危机四伏。
 
自汉高祖起,西汉王朝一直未能有效地解决北方匈奴的侵扰,只能被动地进行和亲政策。文帝时“匈奴连岁入边,杀掠人民及畜产甚多”;而景帝在位十六年,其间匈奴五次入边,杀掠人口,动以万计。另一方面,同姓诸侯国割据一方,逐步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景帝年间,甚至爆发了诸侯国清君侧的“七国之乱”。
 
可以说,文景时代内忧外患并不少,然而出于西汉建国不久国力孱弱的原因,当时的统治者只能采取隐忍之策,以期休养生息增强国力之后再图进取。
 
从“无为”到“有为”的转变
 
六十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的国力已空前强盛,此时的“无为”显然已经不适合当时的环境。于是伴随着一代雄主汉武帝的即位,西汉“无为而治”的政治格局正式走向终结,西汉开始步入了“有为”时代。
 
六十年的休养生息,客观上为汉武帝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时也给了他穷兵黩武的资本。
在政治上,汉武帝施行《推恩令》和《附益法》,大幅削弱诸了侯国政治社会势力,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加强封建社会专制的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打击土地兼并的行为,进行大规模财政改革。在思想文化上,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解决内政难题之后,他将目光盯上了北方的匈奴。为此他发动了三次大规模主动进攻,使得匈奴损失惨重并退居漠北。此后,西汉北部边疆四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汉匈和睦相处,维护了民族之间融洽和统一,促进了汉匈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也正是武帝时期,西汉厚积薄发,全面步入了繁荣昌盛时代。
 
 
西汉六十年大事记: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中,项羽在吴江自刎而亡。汉高祖刘邦即皇帝位于山东定陶。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四十万军队围困于白登,后得陈平之策得以逃脱,史称“白登之围”。
公元前201年,匈奴南下,将韩王信围困在马邑,韩王信投降了匈奴。
公元前196年,汉将军柴武大败韩王信的军队,杀死韩王信。
公元前188年,代王刘恒由代国到长安继承王位,是为汉文帝。
公元前156年,汉朝在代地与匈奴商定和亲。
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联合叛乱,被周亚夫平定。
公元前144年,匈奴从雁门郡进入武泉(今内蒙武川)、上郡,掠夺苑马,汉兵战死者二千人。
公元前142年,匈奴进入雁门郡,太守冯敬带兵抵抗,兵败被杀,汉朝派兵屯守雁门郡。
 
 
点评:
 
同样是穷兵黩武,隋炀帝遗臭万年,而汉武帝却名垂千古,何也?前人种的树大小不同也。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汉武帝能成就其雄才大略的美名,说到底是沾了祖辈父辈的光。没有老祖宗的休养生息,哪里有汉武帝挥霍的资本!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共2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767个字符
作者:岁月痕迹 来源:明宗网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