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公民思考>>正文内容
《广场》:五十四年前的 “社会主义民主”梦 >> 阅读

《广场》:五十四年前的 “社会主义民主”梦

作者:傅国涌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5日 点击数: ( 字体: )

 
  《往事并不如烟》大陆版删去了一处半世纪后仍令人心动的细节:1963年初春的一个晚上,罗隆基到章伯钧家,兴奋地告诉他:“我俩上了大英百科全书啦!”大致内容是:“章伯钧、罗隆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章诒和《最后的贵族》,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366-367页)就是这一简单的条目让一辈子从事政治活动、历经风霜的章伯钧激动得彻夜难眠。当1957年的春夏之交,从位居庙堂的民主党派领袖如章、罗,到年轻的北大学生,几乎没有人想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只是天真地、更是真诚地希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能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因此成为那个时代昙花一现的关键词。
 
  北大学生、《广场》创办人之一沈泽宜在《北大,五一九》中回忆,1957年6月上旬,毛泽东起草的《人民日报》社论《这是为什么》已公开发表,这些学生还没有意识到鱼已入网、危机在即。他和张元勋、陈奉孝等人不止一次前往北京市委,要求根据宪法确认民办刊物《广场》的合法身份,当然毫无结果。当他们辛苦凑集了2000元左右经费将原稿送进北京第一印刷厂,厂方竟没收了全部稿件和印刷费,绝不允许这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流出去。铅印无望,他们改名为《北大民主墙选辑》(他们还是习惯称为《广场》),并删除了几篇敏感文字,通宵达旦刻蜡纸、油印了五百份。6月22日下午在未名湖畔公开出售,片刻就被抢购一空。北大党委在广播里一遍遍地通知,要买到《广场》的同学上交销毁。多数人在压力之下上交,并在北大食堂前公开焚毁,少数保存下来的《广场》历经一次次运动、浩劫也在历史的暗夜中消失了。林希翎生前在法国有幸保存着世上仅存的几份《广场》油印本之一。感谢朱毅,通过他的努力,今天我们可以读到当年的《广场》,看到北大学生在1957年的思考。在读这份文献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梦。
 
  《广场》大体是将北大民主墙上张贴的比较有分量、有影响的诗歌和文章收集在一起。在沈泽宜、张元勋这些校园诗人的激情之外,有不少学生提出了清楚而有见地的政治见解。曹国臣的《治标还是治本?怎样根除官僚主义?》一文尖锐提出:
 
  年轻人,难道你没有幸福生活的幻想?难道你不应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自我历史的创造者?(像社会主义应有的那样)。……
 
  难道人的尊严与基本自由可以随意被侵犯?
 
  难道我们的这些要求与社会主义,与我国政治发展相矛盾的吗?
 
  怎样保证这些合理要求实现呢?怎样保障社会主义的正义与公平,个人与集体的最好结合?
 
  他的答案是从根本上消解官僚主义,并具体提出四条要求:
 
  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要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今天一个政治口号提出!
 
  二、让人们有更多的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民主化的前程。应该允许人民办报,自由结社,发行小册子传单,(只要不反对社会主义)让民主党派有相当独立的报纸,停止党一家办报(或控制报纸、国内新闻)的现象……
 
  三、改进现行选举制度,由党组织少数人议定的,固定候选人名额的选举法是相当形式主义的。……
 
  四、养成民主生活的习惯。……
 
  他表示要在毛泽东和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奋斗,但他向北大同学发出呼吁:“民主从来不是谁恩赐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是关系你我今天和明天生活幸福的斗争”。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