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谈天论道>>正文内容
伊斯兰的宗旨——兼及与儒家文明的对话 >> 阅读

伊斯兰的宗旨——兼及与儒家文明的对话

作者:丁士仁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5日 点击数: ( 字体: )

 
  摘要:儒家经典《大学》给人们设计了循序渐进地实现理想人生和完美社会的宏伟蓝图,勾勒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生命追求轨迹和精神升华阶梯。无独有偶,世界上还有另一条为人生铺设的进升道路,多少世纪来与儒家的道路平行递进。那就是伊斯兰为造就"善良的人类"而设计的"良好的个人、良好的家庭、良好的社会、善良的民族、良好的国家、善良的人类"这样环环紧扣、由小到大地实现人格完美和人类和谐的轨道。伊斯兰铺设的这条道路其起点和终点与儒家有殊途同归之妙。这就为伊儒两大文明的和平对话找到了适当的切入点,也为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提出以后,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掀起了不小的风波,誉之者有之,毁之者有之。然而,在一片争执声中,亨廷顿让世人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是在各种文明冲突的缝隙中,儒家文明在21世纪能与伊斯兰文明联手,组成统一的阵营,共同对付西方文明的"挑战"。无论亨廷顿的预言何时变成现实,也无论这种联手是基于共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利益抑或是出于两种文化的雷同,在他看来,以儒家意识形态为主导思想的中国和以伊斯兰教为信仰的穆斯林世界,在许多方面由于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目标而可以走上同一条道。毫无疑问,亨廷顿的话不是虚妄之言,它至少道出了这两大文明在固有的性质和特征方面较为接近的事实,以及二者能够融通的可能性。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是东方源远流长的两大文明,它们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凝含着令古人和现代人、中国人和穆斯林无法割舍的精神依托和价值追求。
 
  中国儒家经典《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寥寥数语,《大学》给人们设计了循序渐进地实现理想人生和完美社会的宏伟蓝图,勾勒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生命追求轨迹和精神升华阶梯。这条进修路子很自然地把个人同天下联系起来了,把每个个体的素质同整个国家和世界的命运连为一体。当然,这不是说每个人须得"修身"成为天下帝王而后去"平天下",而是说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有义务"修己治人",塑造"内圣外王"的品格。儒家给人们拟定的这条人生轨道和奋斗目标实际旨在培养正直的个人,组合良好的家庭,创建仁义的国家,构建"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无独有偶,世界上还有另一条为人生铺设的进升道路,多少世纪来与儒家的道路平行递进。那就是伊斯兰为造就"善良的人类"而设计的"良好的个人、良好的家庭、良好的社会、善良的民族、良好的国家、善良的人类"这样环环紧扣由小到大地实现人格完美和人类和谐的轨道。虽然伊斯兰铺设的这条道路表面比儒家的迂回曲折,实则在进修的途中多设了几个进升的台阶,便于前途更加坦荡,其起点和终点与儒家相近,有殊途同归之妙,都将以培养个人为基点,以实现人类的大同为终极目标。穆斯林学者早就注意到了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这方面的相似性,我国明末伊斯兰学者王岱舆说道:"若夫孔孟之道,修身、齐家、治国与吾同者,予焉敢妄议其是非哉!"【1】(P9—P10)表示他从伊斯兰教的角度对儒家的修身治国理论的高度认同,也说明两大文明在这一点上的相似。
 
  与儒家不同的是,《古兰经》和"圣训"没有用明确的语言描绘出以上连贯而又循序渐进的人生路子,也没有将生命的里程概括为具体的几点,但是,《古兰经》和"圣训"的精神,以及人类生存的基本状况决定了崇高的人生应该走这样的道路,而且其中的每一段里程是《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反复强调并着重实践过的环节。因此,穆斯林多少世纪以来一直注重其每一个环节的独立建设,将其隐约连成一条大道。到了近代,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以及新时代的需要,这条道路逐渐凸显出来,成为许多穆斯林思想家的纲领性口号①。在当代,这条符合伊斯兰宗旨和精神的道路更有了彰显的必要,因此,当代最负盛名的"中间主义"学者优素夫·格尔达威总结了前人上千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应时重申了"良好的个人、良好的家庭、良好的社会、善良的民族、良好的国家、善良的人类"这条提升人类素质、构造文明世界的道路【2】。这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被明确提出的人生道路不能因为受到现代人的重视而被视为伊斯兰的异端思想,实际它是伊斯兰的精神所在。先知穆罕默德从他"为圣"到去世的这段时间,所经历的正是那条道路的浓缩:他从劝化身边的个体开始,逐渐进入到家庭,到他迁徙麦地那时,那里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穆斯林的社会,公开遵守伊斯兰的教义,这个社会随着先知穆罕默德的到来和大批外地信仰伊斯兰教民众的涌入,逐步演变成了一个具有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共同建设、共同维护的微型国家,到先知穆罕默德归真时,伊斯兰教已超出了麦地那和阿拉伯半岛的范围,开始向周边的罗马和波斯以及世界各国辐射。先知穆罕默德短暂的后半生自觉不自觉地走了造就"良好的个人、良好的家庭、良好的社会、善良的民族、良好的国家、善良的人类"这条路子,为以后穆斯林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们的人生道路指明了大致的方向。观伊儒两家设计的人生道路,其总体方案、目标和宗旨没有二致,这就为伊儒两大文明的携手并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儒家文明毕竟不等同于伊斯兰文明,二者在许多方面是有差异的。本文试图以两大文明"垂世立教"的宗旨为窗口,站在伊斯兰教的角度,在认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几大原则和进升阶梯的基础上对伊斯兰的宗旨,以及其超出儒家思想的部分或在以上纲目中有所偏重的部分加以论述,以便两大文明在携手合作的时候知己知彼,相互尊重。(未完待续)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