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民俗百科>>正文内容
清明节前说“寒食”:三天禁火,要吃冷食 >> 阅读

清明节前说“寒食”:三天禁火,要吃冷食

作者:吴 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2日 点击数: ( 字体: )

 
 
 唐朝内宴冷食
 
寒食节禁火与清明节出火
 
作者:佚    来源:《扬州晚报》
 
清明是农历三月的一个节气。此时正值暮春时节,天气明朗,万物竞长,空气洁净,故称清明。在此期间,人们要外出踏青游览,举行各种活动,故又称为清明节。
 
在清明节的前几天,还有一个节日叫寒食节。早在汉代之前,寒食节十分盛行。传说在春秋时,晋国的公子重耳受到迫害而流亡列国,历时十九年后终于回国并当上了国君,史称晋文公,为当时的“五霸之一”。许多当初追随他的功臣纷纷对他夸耀自己的功劳,做了大官,获得封赏。但有个叫介子推的却默默地跟自己的母亲一起到山上隐居去了。后来晋文公想起了他,回忆起他曾经在与重耳一起流亡的过程中,忍痛割下腿上的肉烤熟供重耳充饥度难,事后却从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因此,晋文公便派人去找介子推,但总是找不到,便命人放火烧山,想逼他自己走下山来,结果介子推已经背着母亲靠着一棵大柳树烧死了。晋文公很痛心,便以烧山的这天作为悼念介子推的节日,通令民间禁止生火,全都吃冷食。这就是传说中寒食节的来历。
 
据《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在周举任并州刺史时,当地旧俗以介子推焚骸、龙禁之忌,咸言神灵不乐举火,故百姓要吃一个月的冷食。这对于身体有较大损害,故周举改作三天。可见当时的人们是出于敬神的心理。后人便将此做法称为“寒食禁火”,至于紧接寒食节之后的从清明节开始的“朝来新火起咸烟”(杜甫),便被后人称为“清明出火”了。
 
然而,据《周礼》记载,按周朝的旧制,有在春分时禁火的风俗,其目的是为了三月出火。每至三月,管理火种的管员敲着木铎,发出响声,提醒人们实施禁火。所以,周朝的禁火制,不可能是为后来的晋国臣子介子推而设,故寒食节的起源与介子推无关,而是与周朝的禁火、出火的风俗有关。此风俗至唐代时仍很流行。自寒食节禁火之后,除了皇宫中保存火种外,民间便没有火种了。直至清明节那天,才将宫中保存的火种重新点燃,传至各家,谓之“新火”。
 
其实,无论是寒食所禁的火,还是清明所出的火,都不是燃烧举炊之火,而是天文学上所指的“大火星”,即是一种星的名字。为什么三月大火星出东方以后,会形成禁火和出火呢?
 
古代人们把东方七宿称为苍龙神,南方七宿称为朱雀神,西方七宿为白虎神,北方七宿为玄武神。龙神在二十八宿的各宿神中,由于位于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季节,所以受到特别重视,这就形成了人们对大火星的崇拜。由此,也形成了禁火、出火的习俗。
 
寒食节的习俗大多是围绕吃冷食进行的。最古老的冷食是“饧大麦粥”,其做法是,先将大麦磨成麦浆,煮熟后再拌入捣碎的杏仁,待其冷凝后切成糕状,故又叫麦糕,浇上糖稀即可食用。
 
以介子推的名字命名的枣糕又叫子推饼。是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人们还习惯地将枣糕做成飞燕形状,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楣处,称之为子推燕饼。
 
古代的寒食节,人们常吃一种食品叫干粥,也叫作糗,是一种炒熟的谷粉,多加水调成糊状食用,类似扬州的焦面。既可先将谷物炒熟后磨成粉,也可以先将谷物磨成粉再炒熟。
 
馓子,又名环饼,古称“寒具”。是一种先用甜水调和面粉后,再下油锅炸成酥脆香美的食品,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从唐朝时起,人们就习惯在寒食节扫墓,故唐玄宗曾立寒食为祀祖节。后世因寒食节缩减为三天或两天,或与清明节结合起来,所以寒食扫墓也被改成清明扫墓了。沿袭至今,清明已完全成为怀念先人的祭祖节日。扫墓的内容,大致有修墓加土、芟除杂草、修整树木,敬献鲜花等。旧时还有在墓前祭奠酒菜、焚烧纸钱、更换坟帽、叩拜先人等仪式。解放以后,每逢清明,人们纷纷到革命烈士陵园祭扫英烈,墓地缅怀革命烈士的英雄业绩,敬献花圈寄托哀思,已成为新的风俗。
 
据宋周密《武林旧事》所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深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可见宋代时踏青之风已经盛行。
 
插戴柳枝是清明节习俗之一。扬州旧时就有南(北)柳巷,据传说是黄巢造反时,一仗义妇女宁保侄儿、弃亲子性命于不顾,因而感动了黄巢部下,嘱其门上插柳为记号而免受黄巢军士杀戳,故有“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之谚。
 
清明节期间,古代尚有蹴鞠、荡秋千、射柳等活动,今已不多见。唯放风筝的习俗盛传至今,其制作日益精巧,式样齐全,已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以保护和发展。
 
民俗专家详解清明节与寒食节有何渊源
 
作者:李建平  来源:新华网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清明寒食时。清明节和寒食节在许多古诗词和现代说法中经常相提并论,然而关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区别和联系却让很多人觉得云遮雾绕。民俗学家认为,清明节与寒食节由风马牛不相及到相互融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其演变的文化基础是中华民族对传承年节的追求稳定的习惯心理。
 
  民俗学者认为,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关系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毫无关联阶段。隋唐之前,“清明节”仅仅是指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令之一,寒食节的主要项目是家家禁烟吃冷食,而且时间是在寒冷的隆冬季节。
 
  二是相互交融阶段。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的时间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日之时,仅先于清明节一两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渐已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的内容。
 
  宋元金辽时期,寒食节主要活动项目由禁烟吃冷食、扫墓逐渐向踏青等娱乐活动转化,这时的寒食节活动有时被称作“寒食”,有时则称“清明”,寒食节与清明节处在“你中有我”“相互混用”的时期。
 
  第三,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到清代,寒食节流行的一些项目已不再普及,而民间扫墓与官家祭坛及皇家祭陵成为节日的活动主项目。这一时期,“寒食”名称尽管在一些文献、方志和文人作品中还不时出现,但“清明”称谓成为主流说法。
 
  民俗学者张君认为,纵观这两个节日的演变轨迹可以发现,寒食节式微的时候,清明节就从一个单纯农事节气上升为一个大的节日,这说明清明节的产生,是借用了寒食节的节期,寒食仅先于清明一两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后者借用了。这种借用的文化基础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对年节节期的习惯心理。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