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民俗百科>>正文内容
南通话不好懂:都怪曹操和朱元璋? >> 阅读

南通话不好懂:都怪曹操和朱元璋?

作者:毛雨森 来源:《现代快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9日 点击数: ( 字体: )

 
 
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张謇 资料图片
 
土掉渣的海安话,能从《诗经》找到源头
 
北部官话:带有明显江淮方言特点,包括海安方言、如皋方言和如东方言
 
“釜冠是个什的杲昃”,这句海安方言如果换成现代汉语,就是“锅盖是个什么东西”。用方言说,听起来似乎土得掉渣,可实际上文雅得很,文雅得可以到《诗经》和《易经》里找到源头。《诗·卫风·伯兮》有“杲杲日出”之句,《文心雕龙》解释说:“杲杲为日出之容。”《易·丰》云“日中则昃”, 《说文》解释说:“昃,日在西方时侧也。”太阳东升西落,“杲昃”因此被用来借指东西方位,再引申为泛指任何物事的“东西”。至于“釜冠”,也是有说法的, “釜”就是锅,项羽当年破釜沉舟,其实就是把煮饭的锅全砸了;“冠”是帽子,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釜冠”就是锅的帽子,这是一个带比喻意味的形象化说法,锅当然无须戴什么帽子,它的帽子,就是一顶锅盖。
 
如果一个海安人跑到启东去问人家“釜冠是个什的杲昃”,很可能会招来一顿白眼,因为这是海安话,启东人听不懂。但如果跑到如皋或者如东的西部去说,人家多半会笑他:连釜冠是什么都不知道,不会是个傻子吧?因为海安方言、如皋方言和如东方言都属于南通方言中的北部官话,属于一个方言区。
 
之所以用海安方言作为例子,是因为在南通北部官话中,海安方言是最有代表性的,是比较正宗的江淮官话,如皋方言和如东方言虽然也属江淮官话,但受吴语影响相对要多一些。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不仅仅是如皋和如东在地理位置上与吴语区更接近,最主要的原因,与历史上该地区几次规模较大的人口变迁有关。
 
■探源
 
曹操一度让海安成“无人区”
 
考古研究证明,海安西部和如皋西北部约在6500多年以前即已成陆。在西周、春秋时,这一带属邗国。春秋时,吴王夫差灭邗,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破郢城(今湖北江陵县东),郧国遗民在吴国发动下参加了复国斗争。不久,楚败吴,郧民随吴军东撤,后安置于今海安县立发乡一带。公元前473年,越灭吴,都城北迁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大举向北移民;汉初,东瓯王举国徙江淮间。几次移民,都有一部分人散落到海安一带,他们将吴越方言带到这里,并逐渐形成具有浓郁吴语色彩的方言。也就是说,古代海安人说的也是吴语。
 
然而,三国时期曹操为加强对江滨郡县的统治,强行将今海安一带居民往内地迁移,这里几乎成为无人区。
 
公元241年,东吴大司马、如皋人吕岱招抚乡民回归,重建海陵县,其管辖的范围,包括今天的海安。晋时陆续有一些居民从今山东等地迁来这里。西晋末,永嘉丧乱,北方地区人口避乱大举南迁,至东晋、南朝三百年间陆续迁至今长江下游皖南、苏北等地。按文献记载,其时海陵一带的人口猛增几十倍。从北方流落到海陵一带的北方移民,其方言与当地的方言融合,产生了新的海陵方言,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江淮官话。也正是这个原因,今天的海安话里,才有着较多的古汉语残留。
 
从行政区划上看,今天海安县的大部分地区曾属于海陵。因此,海安方言与姜堰方言比较接近,吴语对它的影响比较小,而如皋方言受吴语的影响要大得多。元末张士诚起兵江南,明燕王靖难之乱,都有大批江南士民移居如皋。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太平天国时期,一些江南商贾及手工业者纷纷来如皋经商或避难定居,这才导致如皋方言受吴语影响较大。
 
地处江北的南通,怎么会出现吴语
 
南部吴语:带有浓郁吴语色彩,包括金沙方言、通东方言和海启方言
 
南通市是江淮官话与吴语的交汇地。除了南通方言与海安话、如皋话和如东话3种江淮官话方言外,还有3种吴语,即通东话、金沙话和海启话。
 
通东方言是通东地区的土著方言,主要通行于通东地区。通东是一个模糊的地域概念,它习惯上指启东市北部、海门市北部、通州区东部地区。
 
金沙方言是古海门方言与通州方言融合产生的方言,也可以看作是通东方言与南通方言的过渡方言,通行于通州金沙镇大部分地区、正场镇大部分地区、东社镇西北、五甲镇西北和十总镇,是南通市分布区域最小和使用人数最少的方言。
 
海启方言或称启海话,又称沙地话,主要通行于启东、海门、通州区南部。海安县东北角斜镇一带,也有人说海启方言。
 
3种吴语中,海启话分布最广,使用人口最多,是南通最大的方言,也最具吴方言色彩。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