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民俗百科>>正文内容
南通话不好懂:都怪曹操和朱元璋? >> 阅读

南通话不好懂:都怪曹操和朱元璋?

作者:毛雨森 来源:《现代快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9日 点击数: ( 字体: )

 
生产习俗:过年盼着老天刮东北风
 
南通人很重视自己的农业生产,希望自己年年有个好收成,这种愿望体现在了特有的民间习俗上,同时也造就了一批特有的方言词语。
 
比如在除夕夜,吃过晚饭后,农家要用芝麻秸系上黄纸“元宝”和“红绿招财”,燃上两炷香,埋在田角头的泥土中,名曰“封田”,寓意为无论“土地爷”或是什么“野神”,不能再到田里搅乱。南通因其土壤肥沃,种棉的历史相当悠久,种棉是人们经济的重要来源。因此,人们都希望在棉花种植期间除尽害虫,盼望来年丰收,在元宵节,南通就有“放烧火”的习俗,放烧火俗称“照毛虫”,也称照田财。
 
沿海渔民还有“看风”的习俗。南通有“今年过年西北风,家家缸空瓮也空”,“今年过年东北风,陈债旧财还得通”的谚语,因为沿海渔民出海捕鱼,对风的动向特别关注,在除夕后半夜,老大早早起床,点上香烛,站到高墩上看风向,前一句谚语的意思即是西北风,就意味着会发生海荒,生计会很艰难,后一句意味海上要旺发鱼群,丰收有望。
 
节日习俗:过年吃“荠菜”意在聚财
 
在过春节时,北方人吃的是饺子,而我们南通人过年吃的则是“团圆”,用米屑搓成的圆圆的糕点,也称作 “元宵”,因为它的形状与读音代表着团团圆圆的意思,所以正月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早上除了吃“团圆饭”外,桌上还放一碗鱼,但是不吃的,寓意“年年有鱼”。在南通的农村,过年还要吃一种野菜叫做“荠菜”,因为在南通话里,它与“聚财”同音,所以过年前,大家都要去田里挑这种代表着“聚财”的野菜。
 
南通人在砌房子上梁时有一种特别的习俗,即上梁“说歌子”的旧俗。运用到的一系列的词语都反映了人们对吉利的向往,比如“斧头”称作“代富”(代代富贵);“梯子”称为“步步高”;“草绳”叫做“牵金”,意为牵住金银财宝;“下雨”叫作“涨水”,寓意财产像雨水一样向上涨。
 
在祭祀时,祭菜中离不开豆腐和鱼,而鱼的选择颇有讲究:忌用鲢鱼,因为它别号“苦鲢”,谐音“苦连”,最好是鳜鱼,因为“鳜”音同“贵”,意为富贵生财。但是鳜鱼价格高,所以多用鲫鱼,因为“鲫”音同“敬”,“敬”又谐“金”音,意为吉祥语。
 
方言词的禁忌:煤饼叫“兴旺”,粮食吃完叫“满了”
 
南通方言中,禁忌的词还有很多,比如“死”,人死了一般都是称为“过首”,老人死了称为“老了人”;小孩死了称为“跑去特”。启海方言中将人死了说为“人老了”,还可以说成“人喜了”、“翘辫子”。办丧事则成为“白马肉”。此外,称呼姓“史”的人往往用“喜”或“吏”,因为南通方言中“史”与“死”同音。
 
南通方言对“蚀”是相当忌讳的,因为它的意思是做生意亏本,赚不了钱,所以如下词语的称法或读音有了改变。
 
比如,“猪舌头”的“舌”因与“蚀”、“折”谐音,人们往往将“猪舌头”叫做“猪赚头”,因为“赚”都是人人所向往的吉利词。连“海蛰”也说成“响菜”。
 
“霉”也是人们所避讳的一个字,在南通话中,如果家里物品变质发“霉”,人们往往都会说物品上“旺”子了。在启海话中,“霉”的避讳现象就更多了,比如日常生活中把煤炭、煤饼都叫做“兴旺”;遇到物品生霉叫做“出兴旺”;平时烧饭就叫“旺饭”;烧菜就叫“旺菜”。除此,对“少”的避讳在启海方言中也很有特色,家中存放的米面等食物吃完了就说是“满了”;锅子里的饭不多了,叫做“巧饭”;在过年或操办婚丧大事时最忌讳说“少”,也不能扫地,因为“扫”与“少”同音,一定得扫地时,只能从外面往里扫,这样叫做“囤”;连叫花子讨饭若嫌少,他们也不说“少”,而说“涨涨”、“再涨点”,这里既有伸手再要之意,又有祝愿主家发财的含义。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