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民俗百科>>正文内容
睹物思人:古代女子常用的十种爱情信物 >> 阅读

睹物思人:古代女子常用的十种爱情信物

作者:佚 名 来源:天涯社区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3日 点击数: ( 字体: )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续汉书》中说:“贵人助蚕,戴玳瑁钗。”据《华阳国志》记载:“涪陵山有大龟,其甲可卜,其缘可作钗,世号灵钗。”可见古人尤其看重玳瑁制成的钗。五代诗人汤僧济曾经在井中淘得一支古钗,感慨中赋诗曰:
 
昔日倡家女,摘花露井边,摘花还自比,插映还自怜。
 
窥窥终不罢,笑笑自成妍,宝钗於此落,从来非一年。
 
翠羽成泥去,金色尚如鲜,此人今何在,此物今空传。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朱敦儒的《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渊海角信音稀,梦回海辽北,魂断玉关西。月解团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述说金兵攻陷汴京后,词人与自己的爱人分离之痛。十四年间兴亡满眼,再无处追忆旧时明月,这首词因为有国破家亡的背景而显得格外沉痛,词中的分钗在生离死别的大动乱里,也就不是一段仅仅陷于儿女情长的忧思了。
 
而在历代关于分钗寄情的诗词里,最让人伤怀的还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