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红版专区>> 讲坛>>正文内容
【2009年3期】云贵总督与雍正皇帝的殊死较量 >> 阅读

【2009年3期】云贵总督与雍正皇帝的殊死较量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雍正四年八月,时任云贵总督的杨名时接到了朝廷颁发的一道上谕。雍正在上谕中毫不留情地点了查弼纳、杨名时、裴度、张楷、魏廷珍等督抚的名,责备他们“操守虽清而皆顾惜情面,将就求容悦于人,故内外之人皆称誉者甚多”。在说明了这种官场风气对吏治的严重破坏作用之后,雍正在谕旨中表扬了四个“模范督抚”─田文镜、杨文乾、李卫与诺敏,说他们“实心任事,整饬官民,不避嫌怨”。他还在谕旨结尾处说:“朕深望尔等为明达体用之全才,而深惜尔等为同流混俗之乡愿,故谆谆告诫,不惮周详。”
 
杨名时万万没有料到 , 自己竟然成了阻碍改革深入的“绊脚石”,他只记得自己殚精竭虑,做了许多赤诚为国的实事,并无“苟且塞责,姑息养奸”。难道自己在某些方面做错了,竟没有觉察?难道是皇上听信了谗言,对自己有误解?他心乱如麻,不明所以 , 思绪早已飞到了往昔的岁月……
 
 
顺治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1661 1 24 日),杨名时出生于江阴朝阳关。他自幼苦读经书,以“端方耿介”自持,勉力追求“正己、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为了用科举成绩证明自身的价值,也为了表明“以匡正天下为己任”的决心,他一再推迟婚期,大有不中进士不结婚的气魄。几经坎坷蹭蹬,他终于在康熙三十年( 1691 年)成为翰林院庶吉士。
 
随后,杨名时投身于康熙年间的名臣李光地的门下,李光地对他十分器重,在授课时曾经当众表扬他说:“志气强毅,临事有担当。外面却如田夫野老,甚好。”他认为,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除了有能力、有学识、有政治资源之外,还必须有敢作敢当的气魄与坚韧不拔的意志,而杨名时正是具有这种成功潜质的人。
 
康熙四十年,在李光地的极力推荐下,杨名时被任为提督顺天学政,“虽流金之暑,见其阅卷,所著白布衫渍汗成浅皂色,不暇易。秉烛至夜分不卧,群笑其自取苦也”。这段记载,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志士勤勉恪职的坚毅形象。
 
雍正改元之后,杨名时首次上请安折就收到了新皇帝的朱批谕旨回复:“尔向来居官任声名甚好,自兹莫移初志,益当勉之。”这说明,雍正对他印象不坏,可是,如今又为什么要给他定下“违道干誉”、“姑息养奸”的恶名呢?
 
杨名时哪里知道,雍正皇帝对他的态度变化,肇因于君臣之间往来的密折。
 
密折制度是康熙所创,到雍正初年已经定型。凡地方上有所兴革,该地督抚大吏必须先缮写“兴革意向”于密折之上,然后再派专人赴京呈上密折请旨,皇帝在折上写下密批旨意,再送还给“上折人”。即便皇帝已在密折上允准所请,也不能马上付诸实施。因为从密折的创意来看,它不过是君臣私下互通信息的一个秘密渠道,有利于皇帝迅速了解地方上的实情,遥控指挥督抚大吏,巩固皇权。但皇帝的个人意见还不能当作朝廷颁发的正式公文。正式公文的形成还需要督抚在吃准了皇上的旨意后,另行缮写可以公开的奏章,经皇帝批阅后交内阁评议,最后由皇帝综合各方意见决定是否准行。这是地方兴革得以实施的必经程序。密折与奏章的并行,可以确保在地方督抚大吏与中央阁部大官之间实现权力的制约,督抚不得借密折侵夺阁部之权,阁部也不得以“廷议”来阻碍督抚的兴革建议,最终实现在皇帝一手把持之下,国家机器高效运转的目的。
 
雍正登基之后,以务实求真、雷厉风行作为自己的勤政原则。他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密折和奏章,少则一二十件,多则三四十件,而且有时为了表明自己的看法,他还要洋洋洒洒地细细述说,以至于有时批语比奏折本身的文字还多,这就导致他常常要工作到深夜。为此,他期盼各地督抚们所上的奏折内容务实,言简意赅,不利用密折频繁上奏,讨好皇帝,挟制上司,恐吓下属。
 
虽然雍正与杨名时素未谋面,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君臣关系还算融洽,雍正曾经亲手题字“清操夙著”赐予杨名时,以示褒奖。但同时,雍正也不太欣赏杨名时的工作风格,他认为杨名时“太软些”,有看重并依从下属的毛病。
 
雍正二年( 1724 年)十月,发生了杨名时在奏章中泄露皇帝密批的事件。这是雍正最忌恨的,因为这会导致内阁大学士在讨论地方兴革时,鉴于皇帝已有的看法而不敢提出自己的主张。雍正认为此举破坏了督抚与阁部的权力平衡,于是停止了杨名时的密折奏事权。
 
雍正三年夏,时任云南巡抚的杨名时为此上“请安折”,请云贵总督高其倬代为呈递,雍正不愿接受暗中道歉,公开下旨予以拒绝。在高其倬的点拨下,杨名时又上奏章,公开认错,称泄露密折并非故意,请求恢复密折奏事权。雍正四年三月二十九日,杨名时接到圣旨:“杨名时既知过失,恳切奏请,仍准折奏。”四月二十日,杨名时登上了宦海最高峰,成为兵部尚书、云贵总督兼云南巡抚。雍正在任命诏书上很有权术而又极为坦诚地说:“前因人捏陷尔奏之,朕偶失斟酌之,所疑今已明白,何罪之有?朕再不粉饰一时之误,枉罪汝也。朕之性情如此,不畏有过,但虑朕不能改耳。往事当释然于胸,不必丝毫系念也。”
 
表面看来,君臣两人的误会已经涣然冰释。杨名时也恭谢天恩,感激涕零,决定为国尽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他高兴得太早了。


共4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5000个字符
作者:王克强 来源:《百家讲坛》(红版)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