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红版专区>> 讲坛>>正文内容
【2009年3期】云贵总督与雍正皇帝的殊死较量 >> 阅读

【2009年3期】云贵总督与雍正皇帝的殊死较量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但是,朱纲深知自己此行的任务并不是将杨名时定罪这么简单。皇上惩办杨名时有一个深层意图—要剥下杨名时那张“假理学”的画皮。雍正认为,如果“不治其名而治其身”,反而成全了杨名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心愿,自己成了纣王,对自己的名声不利。但如果换一种方式,把重点放在“治其誉”上,不择手段地丑化他、作践他,让他的“假理学”形象大白于天下,当是人生一乐。雍正觉得不仅要让杨名时身边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口是心非、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且还要让他自己都自惭形秽,精神萎靡、低声下气地乞求宽恕。
 
当雍正降旨要杨名时供认“巧诈居心”时,杨名时宁死不屈,坚决不承认自己是个奸诈之人。再审,只见杨名时的双眼绽放出坚毅的光芒,他说:“身可折道不可折,气可挫志不可挫。老朽一生以诚为本,实心任事,以‘乡愿’为寇仇,绝无‘巧诈居心’。朱大人不妨明察!”
 
雍正不曾料到,在触及杨名时灵魂深处时,他的道义支柱依然坚挺。雍正对传统士人的劣根性了解甚多,他知道那些理学家必有言行不一的缺陷。他以为只要通过强势威压,就一定能榨出所谓理学家的虚伪与迂腐,谁承想竟遇上了一个坚如磐石的杨名时!
 
作为一个诚实的学道者,杨名时对圣贤经典确实下了一番切思苦索的工夫,他毕生以“诚”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诚”是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弃的道义上的承诺,是他宁可舍弃生命也一定要坚守的“认罪”的底线。
 
雍正就是要突破他这最后一道防线,撕破他的理学伪装,从而把以杨名时为代表的名儒集团彻底妖魔化、丑恶化,把汉人科甲集团彻底驯化成自己的奴仆,就像李卫他们那样。他要在官场上彻底摧毁儒家道德所肯定的“海瑞形象”。像甘凤池那样武艺高强的人被捕后,在李卫的诱逼之下,照样乖乖地乞求活命,他就不信治不了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书呆子。然而他哪里知道,一个真正有骨气的汉族知识分子,所迸发出的精神能量远远凌驾于所谓的江湖侠客之上。
 
由于杨名时顽抗到底,钦案胶着。
 
朱纲初步审定,拟对杨名时实行绞刑,勒限一年,追银 58439 两(杨名时所得“陋规银”八万两,扣除弥补银厂亏空约二万二千两)。
 
58000 余两白银,早已在处理公务及日常生活中用掉,以杨名时为官的清廉,绝对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皇帝特意颁旨,开恩减为 3000 两。
 
杨名时“先取邸中物,并脱夫人之簪珥充数,估直不满二百余金也”,卖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物品,也只能偿还一个零头,杨名时的清廉名声,反而因此传播得更为久远。
 
此时,反倒是雍正捏了一个烫手山芋。杀吧,会成全杨名时“清廉而终”的好名声;继续羞辱吧,杨名时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么办?
 
尽管刑部最终同意钦差审案大臣所拟的“依律拟绞”,但雍正权衡再三,还是决定搁置本案。雍正心中有数:就凭收了下属一对金杯、几匹绸缎之类的小礼物就依法处绞,恐怕会贻笑大方,有失帝王的风度与襟怀。所以,雍正最终说了一句让人听起来意味无穷的话:“杨名时俟各案清结之后,再降谕旨。”了解内幕的人一听就知道,杨名时已经逃过一劫了。因为杨名时一案牵出了许多案中案,其中就包括李卫在云南时的经济问题。雍正肯定要庇护李卫,那么各案就永无了结之日。在这种情况下,杨名时终雍正之世,一直待罪云南。
 
杨名时蒙冤八年,心中却一直坚持着对“道义”的参悟与追求。为了生存,他在云南开馆授徒,讲解《大学》与《中庸》,听者云集。人们纷纷前来,就为一睹这根连皇帝也打不断的理学脊梁。
 
乾隆登基后,决定亲手解决这一悬案。他宣布给杨名时平反,并召令来京。乾隆元年二月,皇帝特赐杨名时礼部尚书衔,兼管国子监祭酒事,在上书房并南书房行走。杨名时任京官后,并没有因为自己已是 75 岁高龄而收敛锋芒,他仍心系云南百姓,总结自己在云南理政的经验,含蓄地反对雍正在云南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上书给新皇帝,提出“绥定苗疆方略”。
 
乾隆二年九月初一,杨名时病逝。乾隆称其一生“学问纯正,品行端方”,命加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赐谥号为“文定”,并加恩拨出专款,在杨名时的家乡为他建造陵园。乾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蔡世远说过的一句话:“今世而时时有尧舜君民之念者,江阴一人而已。”这位年轻的、有儒家理想主义色彩的皇帝,终于肯定了杨名时对道义的追求,认为他这种行为是真诚的……

 

       

 


共4页 您在第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4360个字符
作者:王克强 来源:《百家讲坛》(红版)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