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环球瞭望>>正文内容
印度的民主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 阅读

印度的民主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 
 
古老的印度在当今世界,以年经济增长率超过9%的速度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特别是美国媒体在最近甚至掀起了一股印度热。然而当我们谈论印度的时候,却发现总有一个词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民主。有人说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化国家,也有人把印度描绘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民主的象征。那么印度的民主制度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印度的民主制度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对于中国的民主化道路,它又会有着怎样的经验、教训和启示。有关这些问题,今天的《世纪大讲堂》,我们就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先生。掌声有请。欢迎您。 
 
姚:谢谢。 
 
主持人:请坐。首先还是和各位一起来通过我们的大屏幕来认识一下姚洋先生。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姚洋先生今天来做客我们的《世纪大讲堂》。刚刚我们看了这个短片,也知道您在最近发表了一组文章,《印度随想》,在这之前,是因为您去过了印度。 
 
姚:对。 
 
主持人:那我想问一下,这是不是您第一次去印度啊? 
 
姚:不是第一次,是第二次,但是第一次去没有多少印象,这一次因为时间是非常长,所以印象非常深。 
 
主持人:那这次呢,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您去那里,在那里一共停了多长时间? 
 
姚:这次我是受美国一所大学的邀请,就是美国大学在纽约,它叫做NewSchoolUniversity,那么它的校长叫罗伯特.凯瑞,因为是一个很著名的民主党人。那么他意识到,中国和印度将来肯定是美国的对手,不管美国人愿意不愿意,所以他说,与其我们把中国和印度排除在我们之外,我们的了解之外,我们还不如直接去了解它们,去和它们对话,所以他就建了一个India-ChinaInstitute,然后每年从中国、印度还有美国,各招五个他叫fellows,来一起来做研究,做访问,所以我们是一开始在纽约有一个residency,就在那里做研究,那么后来又到印度去待了两个星期,主要访问德里,还有孟买,那么是这么一个过程。 
 
主持人:这两个星期,回想在印度的生活,如果您脑海里面首先想到的一个形容词,会是什么? 
 
姚:我觉得就是巨大的对比,你比如说德里,旧德里和新德里,那完全是两个世界,新德里,那是可以说是西方的那种非常干净、非常整洁的一个地方,但到了旧德里之后,你会看到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它是集中起来给你,又呈现在你的面前。 
 
主持人:谈论到印度,大家好像都会谈到它的民主。比如说我自己在印度的时候,感受特别深,就是它没有高速公路,然后它的路况都特别差,然后印度人自己也会解释说,因为我们是民主制度,所以我们修起路来非常非常困难,似乎他们,您自己感觉说,对于印度人来说,他们怎么看待自己的民主制度呢,是更多地让他们骄傲,还是说他们可能也意识到,对于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来说,也许会成为他们经济发展当中的某一些制约吧。 
 
姚:去这次之前,我已经问过很多印度学者同样的问题,那么他们的回答基本上是标准的,那么就是说印度的民主不能以效率来衡量,那么印度当初在独立的时候,实行这种民主制度,那么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印度是如此复杂的一个国家,那么你要把这么复杂的、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你要让它和平地生存下来,那么只有民主制度是大家可以接受的,这基本上是他们自己的这种理解。 
 
主持人:那我想在这两个星期的考察当中,对印度的民主制度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感受,那包括像我们想了解的印度的民主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它和经济发展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我想接下来在演讲当中,姚洋先生会告诉我们。让我们掌声来欢迎姚洋先生进行今天的主题演讲。 
 
姚:同学们,下午好,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是印度的民主问题。那我关心印度民主,我想是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体制,你不管它的这个运作是怎么地不好,但它毕竟是平安地存在了60多年,把印度这么一个复杂的国家团聚在一起,这个是非常不容易。那我想把印度作为中国的一面镜子,拿印度这面镜子,来照我们过去,照我们的现在,照我们的未来,这是我关注印度民主的第一个原因。那么第二个原因,就是国际比较,因为现在有很多这种中印的比较,那么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什么呢?就是说印度就像是开在一个坑坑洼洼这种低等级公路上的老爷车,但是这条公路,虽然破,但是它的目的地是非常明确的,所以这条路走下去一定是没有错的,那么中国是好比是开在一条高速公路上的这种崭新的汽车,但是这条路没有修好,是我们边在修这条路,然后汽车在边在开,那么这条路最后走到哪里去呢,有可能是万丈深渊。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是表明外界对中国这个政体的一个很深的一个担心,好像是我们没有目标。那我想看一下印度这个运作,然后对我们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启示,我并不认为中国没有走向民主化这条路,我们已经在民主化这条路上,但是我们可以从印度借鉴很多的东西。 
 
所以我的,这下面这个跟大家要分享的,我想先从民主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说起,这因为也是国际上,也包括我们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那么在印度这个问题上,据我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我认为印度现行的这种民主体制对经济增长有三方面的阻碍作用。第一个方面是印度经济生活是高度的政治化,我们知道,一个经济体系,它要有效地配置资源,那么价格信号是非常重要的,价格信号是指导社会资源流向能创造最高价值的地方。那么你政治对经济的干预就会影响这种价格体制发挥作用,我不是说这种政治和经济应该绝对地分开,但是在印度这个例子里头,这种政治对经济的干预之深,实际上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特别是在一些明显地说,应该由市场来做决策的地方,那么完全被政治所左右。那我这里只想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实际上是非常典型,在发展中国家都是非常典型,就是这个《房租控制法》。印度的这个,孟买的这个《房租控制法》是1946年,那么在它独立之前,为了解决这些低收入人的住房,英国殖民者制订的一个法律,当时想是个短期的法律,但实际上这个法律一旦实施起来,你就会看到,它没办法停下来,直到今天,孟买还在实行这个法律,这个《房租控制法》。 
 
那《房租控制法》的后果是什么呢?一个很滑稽的现象是,孟买是一个半岛,是一个狭长的半岛,南部是比较高级的地方,北部,中部、北部是比较低档一些的地方,那么你就看到,每年10月份,浩浩荡荡的搬家大军从南边搬到北边去,为什么呢?因为它的这个法律规定,如果这个房客在你们家住满了一年,那么只要他付房租,你就要一直让他住下去,而且当你要卖掉这个房子的时候,他有优先权购买,以比较低的价格优先权购买,所以没有一个房东愿意让房客在那住满一年,因为住满了一年,这个房子有一半的产权你就没有了,所以他宁肯在很远的地方,北边找一块儿空地,盖上一些临时的这种棚子,把这些住户迁到那里去,让他在那里住两个月,两个月之后,再把他们迁回来,这当然是很滑稽,非常浪费资源,但是这个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他这个法案打击了大家盖这种公寓的这种积极性,因为你盖了房子去出租,你可能产权就没有了。过去15年里头,孟买从来没有盖过一栋供出租用的这种房子,如果它盖了,都是卖掉了,直接卖掉了。 
 
那么还有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房子的空置,孟买有40万套这种住房是空着的,但同时孟买1400万人口里头,有60%是住在贫民窟里头的,没有房子住,他只能搭一个小窝棚。我们当然印象中,我一开始的印象也是,贫民窟都是住的是穷人,但是不是这样的,孟买的贫民窟里头只有2%的人是低于印度的这个贫困标准的,多数人,他实际上是有一定收入的,甚至有一部分人,他们是白领阶层,他们是在南端的写字楼里头工作,他只不过是找不到房子,所以他被迫住在贫民窟里头。那么这些人,如果是,你的政策对头的话,你把这个价格稍微提高一点,然后取消不合理地说,住满一年,你就是一半产权没了这样的法律的话,那么这些空的房子,就会住上人,你就可以解决,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就是这种过度的这种政治化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是非常显著的。 
 
那么大家会问,就说这么样一个政策,你很明显的一个错误的政策,为什么能实行60多年,我也问同样的问题,那一般印度朋友就说,这个都是因为利益集团,因为在一开始,他住上这个房子的人,他们是绝对不愿意搬走的,所以这些人他当然就结成了非常强的利益集团,如果我们大家有一点儿政治学的知识,我们知道,有一个政治学里头,经济学里头实际上也有这么一个,不叫定理的定律吧,就是这个biasagainstthemajority,就是对多数人的歧视,这实际上是一个经典的这种集体行动的难题,当你人多的时候,像贫民窟里头的这些人,人数众多的时候,他要组织起来说,把这个房地产市场给我开放了,实际上是非常困难,人数太多,利益很分散,反倒是这些已经得到好处的这些人,已经住在这个廉价房里头的这些人,他结成了很强的利益集团,然后来要求政府继续维持这么一个政策,所以这个是我觉得印度民主妨碍它经济增长,或者说经济效率的第一个原因。 
 
那么第二个原因,我觉得是民粹主义的泛滥。民粹主义,按我自己的理解是什么呢,民粹主义就是政府极度地照顾老百姓的当前利益,而忽视国家的长远利益,我觉得,这是我的理解,当然这个民粹主义,因为有人说它像一个政治油彩似的,左派也可以给自己脸上抹,右派也可以给脸上抹,这在拉美是非常明显的,当然印度这个民粹主义没有像拉美那样演变成这种剧烈的社会动荡,但是它现在也是,我觉得是无处不在。 
 
所以在这里,我想要稍微回顾一下,就是印度民主的历程。一般认为,就是印度这个民主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就是独立之后应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9年之前,第二个阶段是1979年之后。1979年之前,我们知道是国大党是一党执政的,基本上他是一种这种寡头这种民主这种政治,是国大党掌握之下的这么一种民主体制,那么尼赫鲁自称是印度的最后一位英国绅士,我想他更想说的是什么呀,说我自己是印度的最后一位英国贵族,贵族意味着什么,贵族就是说我不怕我没有饭吃,贵族意味着我可以把我的这个爵位传给我的子孙后代,我不会担心说我在这个社会上没有地位了,我永远吃着国家的俸禄,所以他能做一些超越党派、超越眼前利益的事情,为国家长远利益考虑。那么到了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虽然还有她父亲的这种余辉,还能做一些事情,但是已经不那么强硬了,所以她做的一些事情,遭到印度民众的极大的反对,特别是1979年,她实行“紧急状态法”之后,就基本上是断送了国大党的一党执政的这么一个前途,那么自此以后,印度的民主大门才真正地打开,从那以后,开始了所谓的地方政治的时代。那么前一段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就是那时候开始起来的。但是对于这些新兴的这些党来说,他们没有这种印度独立的这种功绩,国大党是领导印度人民独立的功臣,那他们没有,他们靠什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民粹主义再加上这种狂热的宗教情绪。 
 


共3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6792个字符
作者:姚 洋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