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蓝版专区>> 逸史>>正文内容
晚清疑云:刺马奇案 >> 阅读

晚清疑云:刺马奇案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郑敦谨和曾国藩联袂上书朝廷—此次审理与魁、张二人的审理结果相同,维持原判。在上书中,郑敦谨特别加上了一条:处决张汶祥的刑罚要格外严酷,除凌迟之外,还应当摘其心以祭奠马新贻的亡灵。
 
这一份奏结,在呈送朝廷之前,补道孙衣言、袁保庆拒绝签字。他们认为,此案并不算结束。而曾国藩笑着说,不签就不签吧。事实上,朝廷方面根本就不知道在新的审理小组中有孙衣言、袁保庆这两位候补道。
 
1871年三月十九日,郑敦谨将奏结呈送朝廷。同时,将张汶祥的口供抄录分送军机处、刑部存案。这次审理的结果成为既定的事实,朝廷方面只好接受这一事实。
 
1871年三月二十六日,朝廷下达谕旨,肯定了郑敦谨和曾国藩的奏结,命四月四日将案犯张汶祥凌迟处死,并摘心致祭,由曾国藩监斩。
 
四月五日,就在张汶祥被处决的第二天,未等圣旨下达,郑敦谨便愤然离开江宁,打发了一个郎中代他回京交旨,声称自己有病不能回京。钦差大臣不回京交旨,按清制是要治罪的。曾国藩觉得有点对不住这个湖南同乡,借巡视地方为名,到清江去看望郑敦谨,百般安慰,劝其回京赴任。而后,朝廷下谕旨,命郑敦谨回京。郑敦谨再次以有病为托词,请求开缺,并终生不再为官。
 
而郑敦谨的两个随从回京后也悄然消失。同年六月,颜士璋被放到兰州,与充军流放所差无几,不久回籍赋闲。伊勒通阿八月十九日“给全俸以养余年”,也回老家去了。
 
所有这一切,都使人们感到马新贻遇刺案的背后有如一个巨大的漩涡,无论谁卷进来,都别想着逃出去,唯独曾国藩除外。
 
有一个事实无法回避—1864年,曾国藩统领的湘军击败了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经营十年,天王府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其他王府、将军府也有不少收藏。曾国荃攻陷天京,纵容湘军抢掠数天。为了灭迹,又放了一把火。湘军中饱私囊,大车小车向湖南老家运送财物。朝野议论纷纷,恭亲王颇有微词,慈禧太后心中不快。尤其令朝廷坐卧不安的是,十几年来湘军的实力迅速膨胀。太平天国失败后,人们传言曾国藩有野心,其部下也怂恿他谋取帝位。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不得不依重湘军,但是,如今太平军被“荡平”了,慈禧太后能允许曾国藩在江南坐大吗?东南卧着一只虎,她睡觉也不安稳。于是她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迅速裁撤湘军。
 
江宁本是湘军浴血奋战攻打下来的,他们在那里经营数年,视江宁为私有财产,岂能轻易拱手让给马新贻。除掉马新贻,江宁便可以重回到湘军手中。因为马新贻从进士直到总督,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他孑然一身来到江宁,却不知道自己已身处凶险的境地。
 
而马新贻被刺身亡后,还有一种传言,说他被刺杀的根本原因,是“渔色负友”。就在马新贻被刺身亡后,立刻就有“刺马案”的戏文上演。
 
马新贻被刺身亡,又有身后之玷。这为友报仇,义薄云天的侠义故事,夹杂着桃色绯闻,迎合人们猎奇的心理,适应玩家的口味。如果马新贻不死,也是百口莫辩。史家也对此望而却步,因为谁也不愿意去为一个渔色负友的小人辩白,冤不冤由他去吧。
 
在马新贻遇刺后,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这个宝座从此一直掌握在湘系手中,再无人敢问津。
 
 

共4页 您在第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796个字符
作者:罗杰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