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史海钩沉>>正文内容
1957年中央某部长助理公开场合辱骂记者风波 >> 阅读

1957年中央某部长助理公开场合辱骂记者风波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成为向党进攻的第一支投枪?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在当时,编辑部没有人会把这一天报纸上刊登的中国摄影学会工作人员陈勃的文章与“右派分子向党进攻”联系起来。6月8日刊出的这篇文章中,陈勃把张直刚的文章视为一个“典型”:《中国青年报》5月 7日发表的《部长助理和摄影师》对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同志的“官”气十足、唯我独尊的思想作风的批评,是适时和正确的。奇怪的是,当这种特权思想受了批评的时候,还有人在企图替他解围、鸣不平。5月2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对“部长助理和摄影师”一文的意见》就是一个典型。
 
显然,陈勃在这里把“左叶事件”归结到摄影记者们反对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这一层面了;而张直刚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这种认为“我重要”的人物辩护。
 
陈勃在陈述完自己这些情绪性的观点以后,得出结论说:作者以这样一种眼光来看问题,因此,责难记者就很多,而对于官僚主义者却轻描淡写,不肯动他一动,反而出来保护。
 
陈勃归纳,在实际工作中,摄影记者们得到的是讽刺,是训斥,是蛮横无理的干涉限制,甚至是对他们人格的不尊重。
 
事实上,“左叶事件”的发端与表述,摄影记者们只承担了一个“导火索”的角色。摄影记者们引起的“这件事情本身没有任何重要意义”,“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同几个新闻记者发生的一次小纠纷”,“这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呢”?
 
但是在反右斗争开始后,这件事情就不是这么简单了。1957年8月14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发表的社论《对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教训》,这篇社论定调说:右派分子向我们的党和国家猖狂进攻的时候,巧妙地利用这个事件,从新闻战线上放出一支毒箭。
 
当年5月份,“左叶事件”在媒体间沸沸扬扬时,成立于3月17日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于7月13日召集了一次专门座谈会。此次会议由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邓拓主持。
 
8月14日,《人民日报》一版以“新华社13日讯”为电头,发表文章《新闻工作者协会调查证明:“左叶事件”报道失实》,透露了一个月前那次座谈会上的一些情形:会上《北京日报》记者王一波揭露说,右派分子罗隆基、浦熙修手下的“放火凶手”《文汇报》记者刘光华是参加那天农展会的记者之一,他在事后对王一波说:“这事还了得,非向上海拍专电,写社论不可!”5月8日《文汇报》发表了这个事件的新闻和富有煽动性的社论以后,王一波又和刘光华在机场相遇,王告诉刘说,左叶认为与事实不符,要上告。刘光华用轻蔑的口吻说:“管他怎么告,登出来大家都知道了,收不回来。告到外国去也不管用,反正我们已经登了。”从王一波揭发的事实中可以看出:右派分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有意用这样一个并不真实的事件来向党和国家进攻,企图煽动新闻界起来攻击党的领导,攻击我们的国家机关和各种制度,要求恢复资产阶级的所谓“新闻自由”。
 
这是一次一边倒的检讨会。会上,《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洪克及刊发文章的“辣椒”版所在部门主编吴一铿也作了检讨。《工人日报》王源、《北京日报》周游“也都分别对自己个人或所属的报纸在这个问题上所犯的错误进行了初步检查或自我批评”。文章还称,新华社没有经过调查,就报道了北京和上海报纸攻击左叶的新闻,因而扩大了不良的影响。这次座谈会以后,新华社也做了全面检查。
 


共4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656个字符
作者:王小毛 来源:《都市·翻阅日历》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