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古史今鉴>>正文内容
中国古代社会是如何处理上访的 >> 阅读

中国古代社会是如何处理上访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古代可以状告皇亲国戚
 
   中国人蚂蚁般吃苦耐劳、牛马般顺从驯服,以强大的暴力机器和无孔不入的谎言驾驭这些低等动物,对任何一个统治者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作为回报,历代治者都要为子民立一个贞节牌坊曰勤劳善良,以鼓励百姓再接再厉,发扬光大,最好耐劳到吐血,驯服若宠物狗,以此换取一统江山,万年基业,龙子凤女,代代相传,金枝玉叶,永不变色。
 
屈死不告状,是中国人祖传的保身秘方,除非涉及生存或生命此类生死攸关的大事,否则,不会以身家性命为赌注,走上艰难的告状上访路。好在古代民意上达机制尚存,子民不仅可以击鼓鸣冤,还可以告御状,由皇帝阁下亲自受理。告御状非同小可,那肯定是一般官员处理不了或不敢处理的大案要案,有的事关高官徇私枉法,有的可能涉及皇亲国戚,情况非常复杂,非皇帝出面不足以摆平此案。特别是状告皇亲国戚,等于直接跟皇帝叫板,胜败难测,皇帝能否主持公道,也往往成为一个社会正义是否缺失的晴雨表。开明的皇帝,为长远计,有时也不得不牺牲皇权利益,以维护社会正义的形象。
 
    北宋年间,发生了一起农民因土地纠纷告御状的事件,因被告来头太大,以至百姓不得已联名具状,直接告到了哲宗皇帝面前。该被告不是别人,正是哲宗的母后——向太后。案情不复杂,但处理起来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向太后皈依三宝,一心礼佛,这本来是功德无量的好事,但她老人家为了给自家建造功德寺,却强行霸占了数百户农民赖以生存的耕田。失去了土地的百姓们被迫联名状告太后侵占民间土地,威胁到他们的生存权。状纸很快传到了哲宗手中,哲宗立即下令开封府的官员调查此事。当时的府尹王震、户部尚书蔡京等人出于维护皇权利益的需要,认定这些梗地为官家土地,向太后使用这些土地属合法行为。是非颠倒若此,一时民意沸腾,满城风雨。农户们怨气难消,二次将申诉材料递到哲宗手中,哲宗再次下令彻查此事。为了防止徇私枉法,这次哲宗将查案的任务下达到了开封县。此时任开封尉的叫范正平,他是名相范仲淹的孙子,为人刚正,不畏权贵。经过查验,范正平发现被太后家强占的土地确为农民私家土地,政府无权强征。哲宗在了解了事实真相后,下诏土地归还农民,寺院改在城外修建,同时,鉴于王震、蔡京等人查案疏失,给政府造成不良影响,决定处以罚金,以示薄惩。
 
近年来在征收征用土地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保护农民的耕地不被非法占有,是历代政府的基本职责,别说地方政府不敢强行征地,就是皇亲国戚也不例外。
 
   正义缺失是体制正义缺失的结果。什么是正义缺失?就是不讲理,因为无理可讲,正义得不到伸张,结果邪气肆虐。所以,民怨沸腾,冤案丛生,应该从深层次的体制上寻找原因。谁有资格制造正义缺失,当然是政府。以此故,鸣冤上访通常与告官密不可分,而官官相护是中国一大特色,绵延千年,经久不衰,于今尤甚。于是,芝麻大的小事,由于处理不公,最后演化成通天命案,内蒙一对夫妻赴北京上访纵火自焚,谁之过与?
 
敢为访民做主的清官
 
一个时代冒出几个清官,是百姓的福气,也是朝廷的福气;假如一个社会贪官污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清官若麒麟出世,子虚乌有,百姓自然不能期望这样的社会能有什么作为,治者也别奢望冒充什么盛世,欺世盗名。
 
话扯远了,回到男人的脖子。“男儿膝下有黄金”是一句古话,老家伙们常常以此激励后生保持阳刚本色。“男儿项上有钢筋”是杨老的发明,意在表彰古代优秀男儿宁折不弯的气概。“任他皇亲并国戚,犯法难逃虎头铡”,谁有胆气喊出这种豪言壮语?黑脸包公啊。一个鸡脖子的男人能讲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话?没有高风亮节的的浩然正气,焉能如此铮铮铁骨?
 
比包公早一千年,还有一个叫董宣的人,其脖子的硬度比之包公毫不逊色,连光武帝刘秀阁下都赞其为“强项”。只不过因为中国古代优秀的男人太多,群星璀璨,光彩夺目,董宣的事迹遂被历史撤尘封了。
 
为百姓主持正义冒犯皇亲国戚者,历代不乏其人,但为百姓伸冤敢与皇亲国戚叫板,跟皇帝大吵大闹者,确实为数不多。
 
董宣之所以被刘秀称为“强项令”,缘于他在皇帝面前跟“皇姐 ”打的那场官司。董宣任洛阳令时,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仗势杀人,因为湖阳公主的包庇,凶手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受害人家属一纸诉状告到董宣哪里。因为不能进公主府去捉拿凶手,董宣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蹲坑守候。
 
有一天,湖阳公主坐着车马外出,跟随着她的正是那个杀人凶手。董宣得到了消息,就亲率法警赶来,拦住湖阳公主的车,要求交出凶手。
 
湖阳公主大怒,认为董宣冒犯了她的尊严:“好大的胆,竟敢拦我的车马?”
 
董宣拔出宝剑,声明湖阳公主不该放纵家奴杀人,更不能包庇凶手。他不顾公主阻挠,下令把凶手逮起来,就地正法。
 
湖阳公主连惊带吓带气,差点昏死过去。她赶到宫里,向刘秀哭诉董宣冒犯皇家威仪。刘秀十分恼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内侍当着湖阳公主的面,廷杖董宣。董宣大声申辩:“先别打我,让我把话说完,我情愿去死。陛下是一个中兴的皇帝,应该注重法令。皇亲国戚犯了法,应该同样办罪。现在陛下让公主放纵奴仆杀人,还能治理天下吗?”董宣说着一头向柱子撞去。汉光武帝连忙吩咐内侍把他拉住,董宣已血流如注。
 
刘秀乃真英雄。凡是英雄都不喜欢孬种,英雄的本色是,即使是敌人他也喜欢,语云“英雄惜英雄”,就是这个意思。谁是谁非刘秀岂不知道,但是为了顾全湖阳公主的面子,他还是要求董宣给公主磕个头赔个礼,打算就此了结此事。
 
可董宣宁愿把自己的头砍下来,怎么也不肯磕这个头。内侍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董宣用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巍然不动。
 
内侍禀告:“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
 
刘秀也只好笑了笑,下命令说:“把这个硬脖子撵出去!”
 
事后,汉光武帝不但没办董宣的罪,还赏给他三十万钱,奖励他执法严明。
 
是为百姓做主,还是维护皇权的尊严,是百姓死活重要,还是皇家面子重要,是判断一个社会正义是否缺失的重要标杆。以史为鉴,一个朝代越是政治清明,越是关注民生;相反,越是朝纲混乱,越是不顾百姓死活。朝政清明,则刚正不阿的官员多,朝政昏暗,则贪官污吏多。从官员的为官操守大抵可以看清一个时代的真实面目。
 
当今社会形态,就其国格而言,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法治社会,无需清官,属上流社会;人治社会,需要清官,虽然很难批量产出,但总归江山代有人才出,属中流社会;至于连个把清官也产生不了的社会,无以名之,姑且称之为下流社会。所以,像包公、董宣们的横空出世就弥觉珍贵,宛若优昙婆罗花现世,难得一遇。以此故,我们才有理由说,一个时代冒出几个清官,是百姓的福气,也是朝廷的福气。于百姓而言,清官最大的作用是避免了冤上加冤;于朝廷而言,清官的存在证明了社会正义还没有彻底丧失。至少,让我们在慨叹之余,还多少感觉到:那个社会还有点人味。
 
现在日新月异的上访悲剧昭示法治困境。政党监理司法,稳定压倒一切,党的利益至上,这些思路被无限扩大,并且被错误地生搬硬套到司法实践当中,在这样一种思路支配下,法官屈服于权力,法律让步于稳定,正义屈从与政治,审判服务于大局,公平让位于利益,其最终后果是社会正义缺失,日积月累,积重难返,让国家长期陷于维稳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将会给国家和民族埋下巨大的隐患和灾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共2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5281个字符
作者:杨开亮 来源:中国选举与法理网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