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古史今鉴>>正文内容
光绪皇帝与《圣经》的一次相遇 >> 阅读

光绪皇帝与《圣经》的一次相遇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美国美以美会教士何德兰,于1888年来华,担任北京汇文书院文科和神学教习。他长期在中国生活,亲眼目睹了清王朝的最后岁月。他的传教策略与李提摩太相似,比较注重与帝国上层社会的来往,对晚清贵族阶层的生活,有诸多细致的观察。而且,“二十多年来,何德兰太太一直担任慈禧太后的母亲、隆裕太后的妹妹以及北京的许多格格、福晋和贵妇的家庭医生”,何德兰因此得知深宫之中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真相。
 
  在《慈禧与光绪》一书中,他记载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那就是光绪皇帝与圣经的一次相遇。尽管此次相遇未能改变光绪的生命,也未能改变大清帝国的命运,却堪称近代中国历史上极富于戏剧性的一幕。
 
  “成王败寇”不可取
 
  那时的中国,遭遇了两千年未有之变局,为秦汉以来未有之世变。中国不仅不再是独一无二的“神州”,而且面对西方挑衅屡战屡败,已至生死存亡之际。西洋诸国,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之政治组织、经济力量、文化形态。短兵相接,中国的樊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于是,张皇失措,自处处人,两无是处。
 
  光绪在近代史上乃一悲剧人物,何德兰却对光绪皇帝的评介颇佳:“光绪是第一个身坐龙椅而面朝未来的人。”历史很难假设:如果慈禧太后在戊戌变法之前即去世,光绪帝拥有全权,且将上层和民间的维新力量达成全面的整合,中国是否能够实现类似沙俄彼得大帝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创举呢?
 
  戊戌变法的失败,是由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如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势力过于强大,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过于激进,当然也有光绪帝自身性格的弱点和策略的失误。正如何德兰所评论的那样,光绪的主要缺点在于,“缺乏实施他的设想的权力,和挑选杰出的政治家来辅佐自己的能力”。历史学家姜鸣也认为,光绪身边的大臣,都是太后安排的,他并没有一个自己的班底,即“帝党”。即便是帝师翁同和,也只是书生,而非权臣。
 
  在这样的情形下,光绪急病乱投医,看上了不足成事的康有为。当时,年仅二十多岁的光绪,一直处于慈禧太后的阴影之下,政治手腕和眼光毕竟有限。因此,评价光绪在戊戌变法中的所作所为,理应对其有一种同情的理解。我发现,即便在那些苛刻的西方观察家眼中,光绪帝也是一名颇有主见的、希望改变帝国颓势的、且愿意学习西方文明的青年君主。他纵然比不上康熙、乾隆那么雄才大略,但至少也不比道光、咸丰、同治诸帝差。
 
  公允地说,光绪帝已经做了最大努力来拯救国家。他不应当因“成王败寇”受到严厉指责。
 
  精装本“买椟还珠”
 
  当时,光绪帝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已经进入到宗教信仰层面,其见识远比一般官僚高明。明末中国的皇室,比较亲近来自意大利的天主教人士,甚至末代皇太后和皇后均接受了洗礼。最初满清夺取天下之后,出于稳定蒙古和西藏的需要,皇家宗教选择了藏传佛教。但是,清初的皇家也颇为礼遇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康熙帝便阅读过汉译圣经及相关的宗教书籍,还亲自写过格律形式的赞美诗。
 
  然而,雍正朝的“礼仪之争”,终于导致清廷下令驱逐西方传教士、禁止其在中土传教。此后长达一百多年里,中国境内基督教几乎绝迹。
 
  1807年,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为新教进入中国之开端。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在坚船利炮的威逼之下,被迫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来传教。天主教和新教的传教士遂再次大批进入中国。
 
  送圣经入宫廷、让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成为基督徒,从而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一条垂直的道路,这是许多西方传教士和中国信徒的愿望。因此1894年,中国的基督教女教徒,决定在来年慈禧太后60大寿时,送她一部新约。
 
  何德兰亲眼看到了这本制作极其精美的圣经,他描写道:“新的字模准备好了,最精致的洋纸搞到了。这本书以最好的印本为目标,制作刻意求精,金框金边,银质书皮上压印出竹子的图案,装在一个银盒子里。然后把这银盒子装进一个红毛绒──红色象徵幸福──的盒子中,而这红毛绒的盒子又放入一个雕刻得漂漂亮亮的柚木盒子——由英美公使送到外务部转呈太后。”
 
  尽管这是一件赏心悦目的礼物,但对圣经的过度装潢,确实产生了“买椟还珠”的负面作用。果然,清宫档案中并没有任何记录,记载慈禧太后阅读过此本圣经。几经离乱之后,这本精美绝伦的圣经亦不知下落了。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690个字符
作者:余光益 来源:凯迪社区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