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百家聚焦>>正文内容
是是非非李鸿章:为现代化折腾一辈子的“卖国贼” >> 阅读

是是非非李鸿章:为现代化折腾一辈子的“卖国贼”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主持人:两宫皇太后要修这园子,却向全国各地要钱,您说这事儿能摆得平吗?
 
嘉宾:当然摆不平了。当时在弈昕的主持人之下,把德泰和贵翔双双革职发配到黑龙江劳动改造去了。
 
主持人:那么后来为什么又再次掀起了修园的高潮?
 
嘉宾:同治皇帝,也就是载淳刚刚亲政的时候,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孝,他发谕“报销捐修,以娱两宫”。
 
恭亲王这次态度大变,他自己先报销两万两银子。因为慈禧的权利越来越大,他一捐不要紧,接着,醇亲王弈轩也捐了两万,满朝文武一看,这个六爷、七爷都捐了,哪能不捐嘛?纷纷报销捐修。
 
可是就在这时候,陕西道御史沈怀上了一个折子,“窃思圆明园为我朝办公之所,原应及时修葺,以壮观瞻。唯目前西事未尽,南北旱涝时闻,实不易加之兴作”。同治一见这折子当然不高兴了,就问弈昕,这沈怀到底是谁啊?弈昕就跟他说,他是道光二十九年进士,咸丰十一年入的军机。
 
主持人:这个沈怀在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的时候,竟然决定要誓死保洁,纵身跳入了当时的筒子河里面,结果被守护紫禁城的那些军士给救了起来。然后他四天四夜不吃不喝,但求一死,直到后来得知皇室已经安然抵达热河,他这才开始进食。您瞧瞧这个人多忠诚啊!
 
嘉宾:所以同治拿他没有办法,可是根本不予理睬,还是要筹银子,修园子。后来在1874年的3月,宣布正式修葺圆明园。可是真要修起园子来,还是没钱,还是没有木材。正好内务府报告他一件事儿,说有一个叫李光昭的候补知府要报销三十万两的银子买木材。
 
内务府的人说,李光昭是嘉应州的监生,自幼就跟他的父亲和哥哥在南方做木材生意,后来生意越做越大,花钱捐了一个候补知府,现在圆明园的木材都备齐了,就是为了报效皇帝。
 
主持人:对于同治皇帝来说,这天上掉馅儿饼了,但是呢,对于李光昭来说,您觉得他目的真的就是为了报效国家吗?
 
嘉宾:当然,能领下大工程自然就有大赚头。可实际运作起来的时候,他一想要上南方,去湖北、湖南、云贵运木头,又伐又运,这是多麻烦的一件事儿。他脑瓜一转,干脆上香港买去,买好一船木料,途径上海,开到天津,往上一报齐了。他为了达到目的,跟内务府的人串通好了,说我要上香港买木头去,那得给我开一个通行证啊。因为那个时候香港还是属于英国人的管辖范围。
 
内务府和他早就勾结好了,立即给他这船上竖起一面旗子来:奉旨采运圆明园木职李衔。
 
但到了香港之后,他谁也不认识,东找西找半天,一个卖主没有联系上。后来他找到一个法国商人,花五万多洋元买了一船木材。当时跟人家订了一个合同,回到天津之后全数缴款,只是给了人家十大洋元,然后拉着这船木头就回到天津,到天津立刻上奏,说他买了三十万两银子的木材。同治一听高兴,所以赶快放行。但到那儿之后,李光昭根本拿不出那么多大洋元来,没有办法付给人家法国人钱。人家立刻找来法国驻天津的领事、天津道和天津海关,说他欺诈,要求扣留李光昭。
 
主持人:那么李鸿章持什么态度?
 
嘉宾:他当然一定要严查严办。当时把这个李光昭抓来之后,李鸿章就问他:你买了多少木头啊?他说,六万洋尺。六万洋尺是多少啊?他说,不知道。你那船多大啊?他说,不知道。问他什么,什么都不知道。李鸿章又跟他说,我告诉你,三十万两银子买军火,比你的都买得多,你买的是花梨紫檀是怎么着啊?
 
主持人:其实李鸿章问他那个英尺和我们中国当时的三原尺,它的尺寸已经差不了太多了。那李光昭称那么点木头就花了三十多万两,你说他能蒙谁啊?
 
嘉宾:实际上五万多洋元,连五万两银子都不到,他一次报三十万两,等于诈骗了二十多万两。更严重的是,他还私自以圆明园理监督代大清皇帝的名义跟法国商人签订合同。
 
主持人:这事儿从法律关系上来讲,闹不好,就变成中国皇帝和外商之间的一场商业诉讼官司,如果解决不好,不但会引发外交纠纷,还可能重新挑起战争,更为关键的是,这中国的皇帝,什么时候允许别人去代啊?
 
嘉宾:李鸿章就问他,谁委任你代大清皇帝啊?李光昭说,没人委任我。耍起赖来了,说我没说自己是代大清皇帝啊,是他那合同上写的,用法文写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那李鸿章又问他了,那中文的合同上怎么写的呀?你知道李光昭说什么啊?中文合同丢了,找不着了。他就是耍赖。李鸿章又跟人家法国人借来了法文合同,打开一看,果然上面写着代大清皇帝。李鸿章判他斩监候,秋后处决。
 
李鸿章心里最不满意的是,内务府的一帮人跟下面人勾结好了,立项目拉工程,最终大笔的银子就财源滚滚了。
 
事后,李鸿章亲自到北京,跟恭亲王说,我一个汉臣,人微言轻,你们这些人都得动起来啊!恭亲王弈昕一听,当时就联合了弈轩、弈匡、李鸿藻等十位重量级的大臣,联合上疏请停修圆明园。
 
主持人:同治皇帝又持什么态度呢?
 
嘉宾:立刻就恼了。当时就撤销了恭亲王弈昕的所有职务。可是没想到这个时候慈禧出面了,又下了一道懿旨,说“同治皇帝少未更事”,又把恭亲王的一切职务都恢复了。
 
主持人:那么李鸿章为什么在肃贪这件事上表现得这么坚决呢?
 
嘉宾:第一,他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他觉得当时的中国急需军费,要强壮自己的力量。第二,他反对内务府和下面的人上下勾结,沆瀣一气,拉工程,自己搂银子。第三,他可以借此机会向朝廷表忠心,表自己的廉洁和清白。
 
主持人:不过也有人说了,说李鸿章实际上当时处罚李光昭这么狠,那是因为在他看来,李光昭不过就是一个下面的小小的商人,没有靠山,没有背景,说白了就是一个软柿子,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嘉宾:自古以来,中国在反贪的问题上,都是人人抓老鼠不敢打老虎。
 
主持人:照您这么说,李鸿章也是一个只抓老鼠不抓老虎的人?
 
嘉宾:绝对是这么回事。所以说,李鸿章的反贪肃贪都是相对的。
 
主持人:您给我们举个例子?
 
嘉宾:那我就给你举一个李鸿章护贪的例子。1869年李鸿章在湖广总督的任上,上面给他发来一个谕旨,让他到四川去办吴棠的案子,因为云贵总督刘朝月揭发吴棠贪污舞弊,让李鸿章办他去,李鸿章不愿意去,李鸿章跟吴棠是老相识。
 
李鸿章做两江总督的时候,吴棠还当过江苏巡抚,那是金石之交。所以现在让李鸿章去,他就迟迟地不出发。
 
其实李鸿章不办吴棠还有更大的背景,因为他背后还有一个人,就是慈禧太后。
 
主持人:慈禧太后怎么就成了吴棠的靠山?
 
嘉宾:当年吴棠在清河任上的时候,曾经给慈禧他们家帮过大忙。慈禧小的时候,她的乳名叫兰儿。她的父亲会真是安徽的候补道员。可是时运不济,始终没有补上一个实缺。当时吴棠家生活很富裕。会真家日子拮据,吴棠就常常解囊相助。后来这吴棠夫妇经常把一些小的饰物送给兰儿。所以说,两家人有世交关系。
 
后来吴棠做了清河县令,可是会真一直没有实缺,由于郁郁寡欢,最后积郁成疾,就病死在安徽了。兰儿就东拆西借,最后她们凑了一些银子,装殓上她的父亲,然后坐船经过清江铺运回到自己的家乡去。
 
主持人:因为两家已经失去联络了。他们后来又是怎么联系上的?嘉宾:会太太和兰儿商量要到岸上去买些东西,所以就挤出了一些银两派船工上岸采买。吴棠在清河做县令,他根本不知道会真的死讯。
 
正好在这时候,吴棠有一位好朋友,安徽的一位副将刘安也死了,他听说刘安的丧船正好经过清江铺,所以就派人到那儿凭吊。没想到派人到那儿一喊丧船,兰儿出来了,她应声了,人家一看呢,这是一条丧船,就认为是刘安的棺椁,所以当时就赠上了三百礼金。兰儿一看,当时拿出一张纸条来,写了一个谢字,落款是“孤子贵详,泣写启丧”。
 
主持人:这可是三百两白银啊,对于兰儿一家来说,那叫做雪中送炭啊。
 
嘉宾:刚要开船的时候,忽然差人又来了,大喊,停下,停下,别走,别走,跟他们说,错了,错了,错了。会真之妻和兰儿一听也大吃一惊,所以只得让兰儿又补写了一个说明,派船工拿上去,让他带给吴棠进行详细的说明。原来贵详之名是兰儿之弟,会真之子啊。
 
 


共7页 您在第5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7298个字符
作者:魏润身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