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观点交锋>>正文内容
“赵氏孤儿”描写的是韩信家事 >> 阅读

“赵氏孤儿”描写的是韩信家事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也许,有朋友会疑问,赵氏孤儿的故事好像不是这样子的。没错,千百年来流传于世人当中的赵氏孤儿的故事的确不是这样子,而是另一个版本:
 
晋灵公时期的宠臣屠岸贾对赵家心怀仇恨,当他混到晋国司寇——司法部长的地位时便以追究赵盾曾经杀害晋灵公的罪名,诛杀赵氏一族,赵朔、赵同、赵括、赵婴等赵氏子孙统统被杀,只有身怀有孕的赵庄姬逃到弟弟晋景公那里才幸免于难。屠岸贾还贼心不死,想等赵庄姬生下孩子之后杀掉那孩子,斩草除根。赵家的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为了营救这个孤儿,苦心孤诣上演了一出搜孤救孤的戏……
 
这个版本太生动感人了,估计司马公在写作这个故事时也会感动得心潮澎湃,可惜这不是史实。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史记·赵世家》和《韩世家》,说这件事发生在晋景公三年,即公元前597年,但《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明确记载赵氏遭诛杀是在晋景公十七年,即公元前583年,而且只涉及赵同、赵括,没有赵婴。更奇怪的是,《史记·晋世家》关于此事的记载和《左传》一致,和《赵世家》、《韩世家》截然不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却明确记载晋景公将赵氏田地归还赵武一事在晋景公十七年,即赵氏遭诛杀的当年。
 
说赵氏被诛杀是在晋景公三年绝对是非常明显的错误,因为据史料记载在那一年之后,赵同、赵括等依然活跃在晋国的军事、外交战线上。而且,那时候赵武还未出生呢,哪里来的赵氏孤儿呢?
 
司马迁为什么不惜自我矛盾,写下这样一个故事呢?后世学者有不同的揣测,有人说是因史料来源不同,司马公不好取舍,故意并存,以待后人辨析。也有人说,司马公采用的是赵国的史料,赵国史官为了隐讳赵氏灭门案是因乱伦而起,因而编造了这样一个故事。
 
本人觉得这两种揣测都不够好,倒是另有一种说法更接近司马公的本意——其实,这是一个关于韩信存孤的故事。
 
西汉初年,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韩信的两位门客找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宰相萧何,请他负起责任,拯救韩信的遗孤——三岁的儿子。
 
萧何说这孩子留在中国是肯定不行的,只能送到境外去。当时,南越武王赵佗独立于南中国,自成一国,但他原本是赵国真定人士,与中原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萧何给赵佗写了一封信,托付他照顾韩信遗孤。
 
韩信的两位门客带着这封引荐信,保护韩信的遗孤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了南越国都城番禹(今广州)。韩信遗孤得到赵佗的庇护,在南越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繁衍了许多后人。后来,南越归汉,韩信后裔为了避免迫害,将韩字拆开,取其一半改姓“韦”。
 
今天,生活在香港大围村、上径口村及田心村的韦姓村民据说都是韩信的后人,具有四百余年历史的大围村韦氏宗祠门顶横匾题为“京兆堂”,两旁对联为“淮阴世泽”和“京兆家声”。“京兆”是指唐代诗人、政治家韦夏卿,他曾于公元801年出任唐代京兆尹——即首都长安市一把手,柳宗元曾在他的手下任职,和他私人关系很好。柳宗元集中收有《为韦京兆祭杜河中文》、《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等文章。而“淮阴”指的就是韩信,因为他遇害之前的身份是淮阴侯。据说,韦氏宗祠内供奉的神主灵牌背后都写有 “韩”字,以示饮水思源,不忘先祖之意。
 
司马迁为人正直,看不惯汉家皇帝对功臣宿将的刻薄寡恩,总想为这些人鸣不平。他替李陵鸣冤,导致自己身遭阉割之刑就是一个例证。
 
在编撰《史记》时,他又想替韩信鸣不平,但不敢明言,于是,便借助写作《赵世家》赵氏被灭门一事将这件事情记录下来。这段故事中虚构的那个坏蛋屠岸贾暗指吕后,韩厥暗指萧何,赵氏暗指韩氏,孤儿长于公室指的是赵佗的王宫,而程婴、公孙杵臼这两个在春秋史上本不存在的人物,实际上就是拯救韩信遗孤的那两位忠诚门客的名字。
 
这究竟是不是真相,我们姑且存疑,但作为国家的有功之臣,韩氏、赵氏都曾蒙受了天大的冤屈却是真的。我们更应该知道赵氏遭灭门的历史真相并不是小说和戏曲中流传的那样,我们要尊重历史。 
 
 
附录:
 
史料出处,相关原文:
 
《左传·宣公十二年》(前597年):
 
夏六月,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先縠佐之。士会将上军,郤克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赵括、赵婴齐(即赵婴,后流亡齐国名字多加了一“齐”字)为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韩厥为司马。
 
 
《左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
 
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不敬。刘康公曰:“不及十年,原叔(即赵同,封地在原邑)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左传·成公三年》(前588年)
 
十二月甲戌,晋作六军。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为卿,赏鞍之功(在“齐、晋鞍之战”中立功)也。
 
 
《左传·成公四年》(前587年):
 
晋赵婴通于赵庄姬。
 
 
《左传·成公五年》(前586年):
 
五年春,原、屏放诸齐。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弗听。婴梦天使谓己:“祭余,余福女。”使问诸士贞伯,贞伯曰:“不识也。”既而告其人曰:“神福仁而祸淫,淫而无罚,福也。祭,其得亡乎?”祭之,之明日而亡。
 


共3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4832个字符
作者:赵 括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