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观点交锋>>正文内容
钱老之问:大师不是培养出来的 >> 阅读

钱老之问:大师不是培养出来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钱学森先生向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问题即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原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如今却成了“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这两个问题是有区别的,不能划等号。简言之,“杰出人才”未必就能被称为“大师”。举个例子说,钱钟书在1933年夏毕业于清华大学之时,已是才华横溢,他以“中书君”之名发表过不少书评,包括对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提出批评,可以说是“杰出人才”,却不能说是什么“大师”。他的《谈艺录》之初稿完成于1942年,他的长篇小说《围城》完成于1946年,他的《管锥篇》初稿完成于1975年。取得这些沉甸甸的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之成果,固然离不开他在学生时代打下的扎实基础,却更得益于他日后的深入研究和刻苦磨砺。在这些成果尚未摆在世人面前之时,恐怕也很难被人称之为“大师”。
 
《南方周末》刊载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的文章,题目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他提供的答案,按我的理解,主要是大学的衙门化,或者叫做大学的行政化——“权力通吃”,有权的就有地位、就有金钱,就有学术,就有尊严,于是行政权力就成了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崇尚学术卓越的大学精神”正在甚至已经缺失。“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教育体制上这种弊端难辞其咎。朱清时是局内人,他的这番话可谓切中肯綮。然而,如果将“培养不出大师”的病灶归结于此,恐怕就有失偏颇。无论是大学衙门化还是大学行政化,都是被“官本位”所“化”成的,这种“官本位”几乎无处不在,教育机构有,科研机构有,学术团体也有。光是“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不触动别的什么体制,恐怕也不解决问题。
 
其实,提出“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本身就囿于与体制相关的特定的框框或特定的思维模式。
 
大师不是培养的。打个比方说,园林树木,你可以说是园丁栽培的,参天拔地的千年老树,你也能说是园丁载培的吗?“培养”云云,对于人才的成长,有其必不可少的作用,基础打得好的,日后方有可能成为大师,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功不可没。然而,人们往往忽略,“培养”也有其负面效应,被培养者很难突破培养者的框框,很难摆脱培养者的窠穴。大师是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造就的。大师是经过历史的检验而为公众所认可的。堪称大师的人,可能受过正规的教育,也可能未曾受过正规的教育,却有其共同之处:他们都不会轻言放弃,总是孜孜不倦地从书本与实践中汲取养分以不断地充实自己,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们都不会轻信盲从,总是不甘于跪倒在经典与权威面前,敢于质疑经典,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包括教育体制在内的体制的改革,可以为大师的脱颖而出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却并不意味着什么人或什么机构就能够培养大师。
 
假如大师可以培养,随之出现的还有一个问题:谁来认定大师?让有关学术团体的专家们来认定(评审)大师吗?那么,这些学术团体的专家们首先就得具有比大师更高的学术水平,至少自己首先就得是大师,而且,只要学术团体本身受制于某种行政权力,学术团体的专家们认定的大师,就很有可能是具有相当行政权力的人,像朱清时先生说的那样,如今连教授以至于院士的称号,也会被行政领导轻易获得。让有关行政机构的官员们来认定(审批)大师吗?那么,这些行政机构的官员们也须先去获得大师的称号,而且,他们既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与是非标准,认定的大师必定先得符合他们的口味。如此,这种包括评审与审批在内的认定,就会显得相当滑稽而荒唐。如此认定的大师,既囿于一个定的框子,也就怎么也“大”不起来。真正具有大师水准的,或是因为无人慧眼识珠,或是因为本人退避三舍,反倒默默无闻,说不谁还会被当作异端打入另册。
 
试想,曹雪芹在世之时,大概是没有人会把他当作大师的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作者:宋志坚 来源:新浪博客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