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观点交锋>>正文内容
民主才是硬道理——谈谈深圳、重庆模式 >> 阅读

民主才是硬道理——谈谈深圳、重庆模式

作者:杨恒均 来源:博客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7日 点击数: ( 字体: )

 
感谢各位网友的支持,“走遍中国”计划已经正式启动,第一站选在了海南的三亚市,就在天涯海角的沙滩上。选择海南,一是因为这是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有象征意义;二是因为我是“海南人”,我的户籍还在海南。海南也是我在大陆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省份。加上这里有我的亲戚朋友,可以公私兼顾,节约了开支。
 
从海南启动“走遍中国”,当然应该先谈谈我念兹在兹的“海南模式”,例如国际旅游岛,三亚的房地产热、“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等等,都是我一直关注的。尤其是我混迹于海南当地人,对于他们的现状与感情世界也比较清楚,他们中始终存在着对上面派领导走马灯似地主政海南的不满。加上来当官的、来买地赚钱的、来贪污腐败的绝大多数都是岛外人士,海南当地六百万民众有可能沦落成“原住民”(可又没有台湾、澳洲等地原住民的特殊待遇与政策优惠),尤其是一些农民在开发大潮之下土地被买走、弄走与骗走之后,今后怎么生活?都是一个大问题。和海南当地人聊天,我们一起长吁短叹,大家都觉得我原来是一名“海南人”。希望在未来“走遍中国”的日子里,我会在祖国的各地找到归属感,找到家乡的感觉。
 
只不过,刚刚启动的“走遍中国”的第一次讨论主题并不是“海南模式”,因为正如这里的领导都是上面派来的,来来去去,至今也没有弄出一个“海南模式”。这次网友和我的互动中,更多的是提到近日炙手可热的“重庆模式”,以及有人要用“重庆模式”来贬低的“深圳模式”、“广东模式”。
 
“深圳模式”:发展就是硬道理
 
“深圳模式”是30年前小平同志首创的改革开放的直接成果,是“发展就是硬道理”的真实反映。自从建立了特区,短短20多年时间里,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其高速发展的记录估计至今没有被任何一个城市打破。之后虽然陆续出现了“浦东模式”、“温州模式”等,可基本上都和“深圳模式”一脉相承,或者说,换汤不换药。这种模式的特点:讲究效率,相对开放的市场,比较自由的经济,加上政治上有限度的思想解放。
 
应该说,“深圳模式”虽然没有推广到全国,但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基本上都是循着这个思路与方向在实施。深圳、上海与温州只不过走在全国的前面。然而,“深圳模式”发展到今天,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贫富差距加大,贪污腐败盛行,民众的不满日增,近几年经历了“民工荒”、买不起房到富士康跳楼事件,“深圳模式”渐渐失去了光环,“不缺钱”的“深圳模式”缺少了点什么,是公平正义,道德水平,还是文化与精神?
 
而且,当我们站在改革30的十字路口,恍然悟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深圳模式”根本无法复制,谁也学不来,深圳只有一个。
 
“浦东模式”也好不了多少,疯狂拆迁、胶州路大火、杨佳案、冯正虎、钓鱼执法、用高房价与对外地农民工的歧视保持上海的人种纯洁性等等,都让“浦东模式”成为花瓶一个。至于“温州”,这些天大家提的最多的不是它的模式,而是那位惨死车轮下的钱运会……
 
这些事件加到一起,人们不禁要问,“深圳模式”出了什么问题?是一开始就走错了路?还是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时我们却失去了方向?“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还是“硬道理”吗?经济高速发展了这么多年,蛋糕也做大了,社会却越来越不公,民众的幸福感却并没有增加,部分底层民众的生活甚至不升反降?
 
问题出在哪里?
 
“重庆模式”:民生才是硬道理
 
难怪这个时候,“重庆模式”会横空出世,重庆的领导人薄熙来同志适时提出了一个口号:民生才是硬道理,公正也是生产力。
 
按照推出“重庆模式”的智囊们的解释,“重庆模式”主要是指这样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实践:以“唱红打黑”为主体的社会治安整顿和精神文明建设、公租房规划、户籍制度改革为标志的城乡统筹发展,和以建设内陆大开发战略高地为战略的包括重组国营、民营、外资三驾马车、优化经济结构等内容(来源:乌有之乡)。
 
翻阅支持与主张“重庆模式”的智囊们的著作与发言,你会发现,他们始终强调的不是“重庆模式”中一些改善民生的经济措施,而是“(重庆模式)重在文化改造,重在精神建设,是运用毛主席大公无私的思想对那具有‘腐败性的传统文化’的又一次荡涤”(徐维国语)。
 
“唱红打黑”、“重在文化改造,重在精神建设正是“重庆模式”的精髓所在,也正是“深圳模式”所欠缺的重要一环。
 
我们知道,“深圳模式”是在小平同志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之下“摸石头过河”建起来的,但那场“思想解放”绝对是有条条框框的,并不是没有底线的,当快要碰触到一些红线的时候,“思想解放”鸣锣收兵、草草收场、半途而废的。可以这样说,这么多年来,无论说到“深圳模式“,还是“浦东模式”、“温州模式”,我们满眼都是经济、市场、发展、效率,这些东西确实让大多数人富裕了,城市也发展了,国家也更强大了,但是,这些模式都不包括支撑人类最最核心的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内容。你什么时候听说过经济发展水平直逼世界最发达国家的上海与深圳,在文化、价值观与精神上有与中国其他地区有太大的不同?
 
这就是我今天要强调的“深圳模式”的致命弱点,也是“深圳模式”难以为继,根本无法推广到其它地方的关键所在。无论是“深圳模式”还是“浦东模式”,都只不过是一种经济发展措施,一种提高效率、快速圈钱与积累财富的方法与手段,在政治与思想、精神层面,根本称不上一种“模式”。正因如此,当迅速崛起的“重庆模式”不但以其发展民生的经济措施,而且以其“唱红打黑”的政治思想模式挑战“深圳模式”的时候,没有一个像样的学者说得清“深圳模式”是个神马东西,更不用说奋起辩护了……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