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公民思考>>正文内容
“客观评价”真的客观吗?——与叶永烈先生商榷 >> 阅读

“客观评价”真的客观吗?——与叶永烈先生商榷

作者:吴拯修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5日 点击数: ( 字体: )

 
至于文稿是经过钱同意的一说,叶先生的分析就更加随心所欲了。他说,如果钱学森有什么责任的话,那就是:
 
如果Z君当时确实事先把“整理稿”经过他过目,他应当表示不同意发表;如果Z君当时没有把“整理稿”寄给他过目,在事后他得知《中国青年报》发表那样改头换面的文章,应当要求《中国青年报》更正或者道歉。
 
不知为什么,叶先生的这两个如果排除了最大的一个如果,即Z君的说法,钱学森是看过“整理稿”并且同意发表的。叶先生用Z君“不想再说”无法核对直接绕过了这个可能。显然,叶先生对Z君的这个说法不予采信。但是,按常理而论,报纸要发表署名文章,能不给被署名者看一看吗?如果钱学森不同意,《中国青年报》胆敢发表吗?另一方面,至少从叶文中,人们看不到钱学森不同意《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的理由。说到底,这篇文章并没有歪曲钱先生的原意。钱先生的理论可以用来论证十年农业发展纲要的“高产”,为什么不可以拿来论证当年的高产呢?据叶文介绍,钱先生直到1993年还坚持高产理论的,他为什么要不同意《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呢?叶先生不仅假定钱先生不同意这篇文章,而且还为他设想了几种没有对它“说什么”的原由。遗憾的是,这些都是叶先生的大胆推测,读者在叶文中并没有看到钱学森先生本人对此文的排斥性意见。
 
钱学森到底有没有看过“整理稿”并且同意发表,是全部问题的核心。任何企图绕过去的作法都是要不得的,是对读者和历史的不负责任。因为如果有看过,那就是钱学森的文章,谁写的就都无所谓了,叶文接下去的话也就全都白说了。既没有写稿编辑的事,更没有《中国青年报》的事。这个最基本的事实不搞清楚,是绝对不能说“好在基本事实已经搞清”,并且把责任全部推到《中国青年报》的。那样的话,蒙受不白之冤的倒是《中国青年报》了。
 
叶先生还进一步下结论说:“应当说,由那篇‘戴帽穿靴’的短文引出的种种严重后果,其实与钱学森无关。”这就更加自相矛盾站不住脚了。该文既然以钱学森先生名字发表,而且叶永烈自己也说,在他的两个“如果”中,钱先生是有责任的。因为“他应当表示不同意发表”、“应当要求《中国青年报》更正或者道歉”。而据叶文介绍,毛泽东曾经亲口对钱学森说,“你在青年报上写的那篇文章我看了”。既然钱先生知道有这篇文章,又没有做到两个“应当”,怎么能说“与钱先生无关”呢?何况还存在一种叶先生只字不提的可能度极高的情况,那就是,钱先生是看过并且同意发表的,那更是应该“文责自负”,有直接责任了。无论哪种情况,叶先生的“应当说”,都是不应当说的。
 
叶先生不采信Z君的第一句和第三句,目的是撇清钱学森和此文的关系,但他没有达到,因为他的分析没有说服力。
 
至于在第二点客观评价中,还提到钱先生在1958年发表谈话、发表文章,原本不过是表态谈话、应景文章而已。仍然据叶文介绍,钱先生在1956年就开始研究农业高产问题,在“大跃进”时期写过6篇文章,在会议发言恐怕难以计数,直到1993年还坚持他的科学理论,甚至说亩产可以达到10万斤。既然“他是以科学家的严谨认认真真对待这一问题的”,说他就《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谈话、文章都是表态、应景,恐怕是难以服众的。表态、应景云云,隐含着钱学森是违背本意委屈相从,但又何至于文章一发就达六篇之多,乐此不疲?这种说法表面上好像是维护钱先生的名誉,其实是对钱先生尊严的伤害,想来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先生本人也不会同意这种说法的。
 
叶永烈观点三:把钱学森夸大为“大跃进”的推手,显然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叶先生的这种表述,恐怕很少有人能表示不同意。尤其说钱学森是“亩产万斤”浮夸风的“元凶”,我虽不知这种说法的出处,但我完全同意叶先生的痛斥。不过,这个评价不能回答一个更加务实的问题,钱学森和当年的浮夸风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特别是毛泽东说“上了科学家的当”,叶文没有揭示它的内幕真相。其实这个历史悬案更加重要。
 
从叶文我们知道,毛泽东是看过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上的这篇文章的。叶文详细介绍了走访李锐的情况。李锐回忆两次和毛泽东的谈话,都说到毛泽东说“看了大科学家钱学森的文章,才相信亩产万斤的”。但是,叶先生述而不评,强调李锐的说法是孤证,不予采信。在第三点客观评价中避而不谈对这个至关重要的历史细节的判断,代之以推手、“元凶”的极端说法,这样否定批驳当然容易得多了。
 
这里还要提醒叶先生,对证据的取舍最好采用一致的原则。因为如果说李锐的话是孤证,那么尹传红的话更是孤证,他甚至不是亲历者。以之为立论作文的基础,要冒极大的失真的风险。
 
当然,我们应该感谢叶先生,他原原本本地介绍了李锐的话和文字,给读者留下自行判断的空间。恕我直言,仅就叶文所披露的材料而言,我没有理由不相信李锐的话。我相信在当时的时空氛围中,钱学森的文章确实影响过毛泽东。但也不宜过度高估它的作用,至于上当云云,恐怕还得另说。
 
叶文为了论证钱学森的文章和高产卫星无关,除了把《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切割给《中国青年报》的编辑之外,对于其他三篇论高产的文章,与放“卫星”无关的理由是,它们都写在《人民日报》报道放“卫星”之前。这真是让人匪夷所思的逻辑。文章写在放“卫星”之后还可以说只是事后论证,写在放“卫星”之前,岂不真的是浮夸风的推手了吗?在另外一篇肯定是钱学森本人“捉刀”的《可以实现的理想》中,钱明明白白地说:“一亩稻、麦地的年产量就可以达到四万斤谷子!”正如当年的《人民日报》社论所言,“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科学家想到了,“从衬衫左边的口袋里掏出计算尺一拉”,计算是无误的。这卫星能不上天吗?
 
如果说我原来对此事不甚了了,那么看过叶文后,我倒是坚定地认为,钱学森的几篇文章确实与大跃进有“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吴晓波说“欠一个道歉”,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沿着叶先生指引的路,我竟然走进了完全不同的房间,真是一次奇怪的体验。其实,与其在这个问题上煞费苦心为之开脱,还不如探讨当年为什么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会卷进热昏的潮流中,更加有历史警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叶永烈先生是受人尊敬的作家,我是他的忠实读者。我十分喜爱他的作品,看过他公开出版的除科普作品以外的所有著作。但是我是把它们作为文学作品来读的。因为我知道,严谨考证不是叶先生的强项。而“万斤亩”公案的问题,既涉及堪称伟大的科学家,又关乎共和国一段触目惊心的历史,是恰恰需要严肃认真对待的。我从内心希望叶先生的结论能够成立,只是希望证据更加扎实,论述更加严谨,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