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民间记忆>>正文内容
地主沈定一:被刻意遗忘的中共早期党员 >> 阅读

地主沈定一:被刻意遗忘的中共早期党员

作者:韩三洲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5日 点击数: ( 字体: )

 
 
沈定一之子沈剑龙与瞿秋白、杨之华刊登在《民国日报》上的三则启事。
 
 
从参与建党到被开除出党
 
十月革命炮火传到中国后,沈定一转向笃信社会主义,他曾受孙中山委托,到俄国去考察。1920年5月,沈定一与戴季陶、陈望道、沈雁冰(茅盾)、刘大白、俞秀松、施存统等人在上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依照国内党史专家丁弘的说法,这一天其实应该算作中共真正创建的日子。
 
同年8月,又与陈独秀、戴季陶、陈望道、李汉俊、施存统、俞秀松等七人成立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并参与起草《中国共产党党纲》。
 
9月,沈定一又在家乡衙前镇成立中国最早的农民协会,由他起草的宣言与章程,刊载于上海的《新青年》杂志上,文章中大声疾呼:“无产阶级的人,大家起来呀!”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而作为浙江代表的沈玄庐却拒绝与会。同年9月,沈定一受孙中山先生委托,陪同蒋介石到莫斯科考察,曾与共产主义领袖列宁、托洛斯基会晤面谈。
 
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国民党中枢即执行委员及候补执行委员共41名,其中的共产党人占10名,沈定一名列其中,其他9位共产党人包括谭平山、李大钊、于树德、林祖涵、毛泽东、于方舟、瞿秋白、韩麟符、张国焘,拥有近四分之一席次。
 
1925年1月,沈定一出席有20名代表参加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5月,他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届三中全会,附和戴季陶提出的所谓纯粹的三民主义,公开背叛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但亦有一种说法是,他本人因反对陈独秀的家长作风而退党。
 
这年底,沈定一参加国民党右派组织“西山会议派”,从极左转向极右,并当上国民党浙江省清党委员会主任委员。据有关资料,沈定一担任国民党浙江省“清党”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浙江省1800多位革命者被捕,932位中共党员被杀害,让原来生气勃勃的江南大地陷入了一片腥风血雨之中。
 
能言善辩,力倡早期民歌诗体
 
据时人回忆,沈定一躯干修伟,双目有神,善饮酒而且学问广博,声音洪亮,能言善辩,演讲极富说服力和煽动性,青年人多为之倾倒,江浙优秀的共产党人如宣中华、徐梅坤等均是他一手提拔培养的。除此之外,沈定一还写得一手好字,当年杭州大王巷王顺兴饭庄,曾悬有他一副擘窠大字的对联:“肚饥饭碗小,鱼美酒肠宽”。
 
此外,沈定一与刘半农、刘大白等,同是新文化运动早期民歌诗体的代表人物,强调新诗应向民歌民谣学习。1930年,上海民智书局出版《玄庐文存》(诗集、论集),内中的诗歌揉入地方语言色彩,富于乡土气息,极具有童谣味。衙前农民协会被解散后,心情沉痛的沈定一曾赋诗一首:
 
杭州城里一只狗,跑到乡间作狮吼;/乡人眼小肚中饥,官仓老鼠大如斗。/减租也,民开口;/军队也,民束手;/委员也,民逃走;/铁索镣铐拦在前,布告封条出其后,/岂是州官恶作剧,大户人家不肯歇,/不肯歇,一亩田收一石租,/减租恶风开不得,入会人家断烟炊。
 
沈定一的新诗主张,直接影响到40年代的民歌诗体派诗人如李季、袁水拍等人。文存中十一首组诗《十五娘》,被朱自清认为是“新文学中第一首叙事诗”。他本人的很多新诗,都琅琅上口,流布甚广,最有名的是作于1920年的《对策》:
 
镜中一个我,/镜外一个我/打破了这镜,/我不见了我。/破镜碎纷纷,/生出纷纷我。/我把我打破,/一切镜无我。/我把镜打破,/还有破的我。/破的我也破,/不知多少我。
 
这首诗今天读来,还颇有新意,大有佛家见心明性、开口破禅之意,大概能算上超现实主义的早期朦胧诗吧。
 
另外,中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的婚姻家事,与沈定一有关联。
 
瞿秋白的结发夫人为王剑虹,可惜年仅20岁时便因肺病去世。1924年11月,瞿秋白与来自萧山的社会系学生杨之华结婚。杨之华原是沈定一的大儿子沈剑龙的妻子。这对夫妻当年一起在上海大学上学,恰逢正担任上海大学社会系主任瞿秋白,其学识、口才、风度,引起杨之华的倾慕,二人接触后互生情愫。而沈剑龙也是五四后的新派人物,于是便在1924年11月同一天的《民国日报》上刊出三则启事: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声明仳离;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正式结婚;三是瞿、沈二人共同具名,结为好友,说“我们仍是亲爱同志”。这桩好合好散的现代婚姻,当时曾是舆论哗然、惊世骇俗一则新闻。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