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围观中国>>正文内容
方正县“碑剧”探源:当地与日本存在千丝万缕联系 >> 阅读

方正县“碑剧”探源:当地与日本存在千丝万缕联系

作者:陈倩儿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0日 点击数: ( 字体: )

这几天,很多黑龙江省方正县的老百姓“谈碑色变”。
 
  7月30日,该县斥资70万元“为侵华日军逝者立碑”的消息被网民曝光,随即引来一片口诛笔伐。网友随后组成各路“砸碑团”,分头赶赴方正县。8月3日,5名网友往石碑上泼洒大片红漆,把这出“碑剧”推向高潮。
 
  “你不是来砸碑的吧?”“你是记者?碑的事我不清楚。”面对陆续抵达的外地人,被冠上“汉奸”之名的方正人仿佛成了惊弓之鸟。重重压力之下,方正县政府于8月6日凌晨拆除石碑。
 
  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后发现,在这一立碑风波之前,方正县与日本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当地人而言,日本及日本人的含义远比外界想象的更复杂:他们既是数十年前的侵略者,又是身边习以为常的朋友、亲戚,同时,也代表着某种更富足、优越的现实生活。
 
  “去日本就是为了赚钱,谁不向往更好的生活呢?”
 
  “我们这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在日本的亲戚。”记者刚抵达方正县,就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据当地媒体报道,方正县在日本的华人华侨近4万人,归侨侨眷6.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8%。
 
  记者发现,在当地一份免费派发的杂志上,每期都刊登有许多赴日中介广告。其中有赴日探亲、劳务、留学等信息,但数量最多的是介绍“日本婚姻”。“热心为你介绍日本优秀男士,签证率100%。”其中一个豆腐块大小的广告这样写道。
 
  “方正姑娘都喜欢嫁去日本,像我这么大岁数的,能娶到媳妇就不错了。”年约35岁的姜师傅抱怨道。为了找到合适的对象,当地男人近年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赴越婚姻”、“柬埔寨新娘”等中介随之兴起。
 
  一家婚姻中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他嫁去日本的,“每月都有十几个人”。相亲时,女方先把照片发给男方,男方挑选喜欢的对象进行网络视频沟通,双方确认后男方便从日本来到方正县,“见父母,摆酒,拍结婚照”。
 
  事实上,在这个距离哈尔滨市180公里的小县城里,中日婚姻并不是一时的流行,而是一段特殊的历史相关。
 
  据新华社报道,为了进行移民侵略,自1933年至1945年年底,日本向中国东北先后派出860个开拓团,33万开拓团团民以无偿强占或低价收购的方式掠夺中国土地,大量中国农民因此流离失所。
 
  日本战败后,开拓团团民开始大逃亡,其时方正县是他们取道回国前的一个聚集地。该县文史资料工作室出版的《方正侨乡史话》记载,截至1945年11月,约有一万名开拓团团民滞留在方正县,其中约5000人死亡,存活下来的人大多是妇女和孤儿。方正县的老百姓随后收留了这些日本妇女和遗孤。他们有的被作为子女收养,有的与当地男人组建了家庭。
 
  196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原本散落山头的开拓团团民尸骨被安葬在距离县中心七八公里的日本人公墓中。此后,这一公墓附近又修建了纪念陈列馆以及由日本遗孤出资的中国养父母公墓等,逐渐发展成中日友好园林,并于1999年被确认为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那些当年在大逃亡中存活下来的开拓团团民,自始至终在方正县百姓的生活中扮演着鲜活的角色。
 
  据方正县华侨商会会长张凤江介绍, 1972年中日邦交日常化后,当年的遗孤开始陆续返国,随后又把自己的中国亲属介绍去日本,自此打开了方正县人的出国大门。
 
  方正县吉利村的一个村民透露,当地中日婚姻的介绍费“至少得四五万”,“办假结婚要十多万”。通常,“二十多岁的姑娘嫁给四五十岁的人”。尽管如此,为了嫁去日本,很多人不惜举债支付中介费,或与原本的丈夫离婚。
 
  “去日本就是为了赚钱啊,谁不向往更好的生活呢?”一个村民说,即使嫁去日本后从事较为底层的工作,“一个月也能赚一万,自己省吃俭用能存六七千”,在这个“靠农业、厂子少”的小县城,这样的收入非常诱人。
 
  张凤江告诉记者,凭借着数量庞大的旅日人口,方正县人的存款在过去几年快速增加。2009年,方正县存款余额达到37.2亿元,其中80%是华人华侨存款。那一年,在日本的3.5万方正县人年劳务创收达40亿元。而到了今年, 方正县存款余额在全国2861个县中排名第三,达到48亿元。
 
  “每当日元汇率上升的时候,方正县县中心的银行就会排起长龙,人们纷纷前往抛售日元。” 方正县一位日语老师告诉记者。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