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围观中国>>正文内容
日本华媒:方正县“砸碑风波”不能代表中国大多数 >> 阅读

日本华媒:方正县“砸碑风波”不能代表中国大多数

作者:张 石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2日 点击数: ( 字体: )
 
对于方正县“日本开拓团碑”事件,日本《中文导报》最新一期刊文,引述长期从事中日友好与感谢中国养父母活动的战争遗孤代表池田澄江女士说,砸碑的人不能代表中国大多数人。战争中的日本孤儿一直感谢中国的养父母,养父母的博大胸怀感动了很多日本人。 、
 
文章摘编如下:
 
  7月28日,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中日友好园林”。一座刻有日本“满洲开拓团”逝者名字的新石碑在“日本人公墓”旁建成,原有的“日本人公墓”安葬着二战期间关东军带来的日本开拓团成员。但是,新石碑的揭幕,却在中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多反对为日本开拓团建立纪念碑的抗联老战士、抗联牺牲将士后代,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发表声明,要求方正县消除负面影响,撤销错误决定,推倒“日本开拓团碑”,尽快完善建立抗联纪念设施。 8月3日下午, 这座石碑遭到来自北京的5名男子破坏,并被涂上红漆。迫于各种压力,方正县政府在8月5日将这座新碑连夜拆除,而部分日本友好人士对此表示遗憾。
 
  据方正县透露,二战后期日本关东军补给基地所在地方正县遭到苏联军队攻击,来自日本各地的开拓团成员准备回国,有约5000人死于饥寒和传染病。中国方面于1963年将日人尸骨埋葬并建成公墓。本次,方正县投资约70万元人民币建成死难者石碑,碑上刻有日方提供的已确认身份的250名逝者名单,由于不少开拓团成员无法确认身份,旧墓碑并未刻上他们姓名。方正县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王伟表示:“建碑行为和所属国家无关,死去的日本人也有他们的名字,我们是带着反省历史祈愿和平的想法立碑的。”
 
  8月1日,围绕着新石碑的建立,出现了批判的声音。“九一八”全国鸣警报首倡者、中日关系观察家王锦思,军旅作家、抗联史专家、赵尚志头骨发现者姜宝才,著名学者、原解放军报高级编辑李庚辰,抗日将领杨靖宇嫡孙、吉林省靖宇县县长助理马继民,抗日将领赵尚志外甥李龙、李明等发表措词强烈声明。声明指出:近日,黑龙江哈尔滨市方正县投资约70万元,为日本“满洲开拓团”逝者立碑,激起全国各界的极大愤慨。我们——长期从事抗联精神宣传的抗联老战士、抗联牺牲将士后代和部分专家学者更是无比愤怒,特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就这一事件发表严正声明。
 
  声明要求方正县消除负面影响,撤销错误决定,推倒“日本开拓团碑”,尽快完善建立抗联纪念设施。
 
  8月3日下午3点30分左右,5名男子从北京出发到达黑龙江方正县,将“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碑砸坏并涂上红漆。事发后,5男子被带到了方正县公安局接受讯问。8点40分左右释放,5人离开方正县,乘火车回京。
 
  5人自称“湘军五百”,他们把砸碑行动通过手机微博发出后,迅速引发舆论注意。其中一人说,前几天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逝者立碑的消息传开后,他和4名相熟的网友颇为气愤,认为开拓团是日军侵华的一部分,不应当被纪念。砸完碑回到北京后,5人召开了简单的新闻发布会。“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童增向他们每人发放2000元现金奖励。
 
  8月6日上午,多家在黑龙江方正县采访的媒体证实,方正县已经连夜将“中日友好园林”内的日本开拓团石碑拆除。原来立碑的地方,已变成了一堆碎的水泥块和红砖碎块,堆了近2米高。
 
  就这次立碑和砸碑风波,《中文导报》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日本与方正县友好交流事业的日本“方正友好交流会”的事务局长大类善启先生。大类先生介绍说:战争结束以后,约有4500—5000名日本开拓团员和家属在方正县死去。1963年,经过批准,方正县建立了日本人公墓;1984年,又在这座墓的旁边建立了在方正县麻山地区战后被迫自杀的400多名开拓团员及其家属的公墓。
 
  本次建立这座刻有开拓团员名字的石碑,完全由方正县政府主持建立,日本人没有参与。在建这座石碑之前,方正县外事办公室曾向他们询问,是否能提供一些死难的开拓团员的名单?为此,北海道和长野的一些遗属提供了一些名单。7月28日,大类先生为参加“莲花节和中日文化交流会”访问了方正县。
 
  长期从事中日友好与感谢中国养父母活动的战争遗孤代表池田澄江女士说:我认为这些砸碑的人不能代表中国大多数人,他们可能有他们自己的出发点和目的。
 
  她称,日本的开拓团也是民众,他们也是受害者。这些人在战争期间被迫背井离乡,日本战败时又被关东军和政府抛弃在中国东北,也是很可怜的。我们民众之间不应该互相仇恨。
 
  她说,我们这些战争孤儿一直感谢中国的养父母,认为没有中国的养父母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但是也有个别人说什么养父母对他们不好,让他们吃苦等等,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就用我们的行动去教育他们。
 
  她表示,养父母的博大胸怀使我们感动终身,也感动了很多其他的日本人。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