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百家聚焦>>正文内容
位卑未敢忘忧国:知识分子的60年强国梦 >> 阅读

位卑未敢忘忧国:知识分子的60年强国梦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70年代末:焦虑
 
不可否认,尽管“两弹一星”为新中国赢得了重要的“国家象征”,“只强国家,不强国民”却也不能持久。
 
“中国从1957年到1978年的GDP年均增长率是6%左右,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但是在这二十多年里面人们的生活水准没有明显提高,甚至在某些方面有退步。”剑桥大学讲师刘瑜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直到1978年开始有一个转型。”
 
1970年代末,中国知识分子突然开始面对一个汹涌而来、目不暇接的新时期:西单民主墙、邓小平复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美建交、星星美展……
 
1980年代的中国,政治上相对开放,而经济本位的时代尚未完全到来。理想主义伴随着诗歌与哲学,似乎在一夜之间从地下喷涌而出。对于在“文革”中长期受压抑的知识分子而言,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浪漫主义时期。
 
彼时还没有“公共知识分子”称谓,因为几乎所有的学者,甚至普通的公民,都具有明显的公共关怀和社会关注。北京大学的陈平原教授曾经说:“独立的思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超越学科背景的表述,是80年代几乎所有著名学者的共同特点。”
 
“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在校园里流行,可是那时人们要改变的不是个人命运,仍然是国家的命运。“此时的知识分子虽然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下扬眉吐气,但也生出巨大的焦虑感,即怎样避免中国被开除‘球籍’。”华东师范大学的许纪霖教授说。
 
北大77级一个普通的男生宿舍里,熄灯后大家卧谈的话题也透着浓厚的“强国”意味,包括“私营经济是否应该存在”、“什么是民主政治”和“物价如何放开”等。而当年那群“卧谈”的室友们是现任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国务院副秘书长丘小雄、大成基金总经理于华和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等等。
 
如何“强国”也引发了不同的思考。“文化热”中,1988年,一部叫做《河殇》的电视纪录片极力召唤着“蔚蓝色”的“海洋文明”,对中华民族传统的“黄土文明”几乎全盘否定,从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争议。开篇解说词即言:“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大伙儿都跳、都哭。如果输了呢?大伙就骂、就砸、就闹事。一个在心理上再也输不起的民族……”
 


共3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132个字符
作者:张 哲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