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百家聚焦>>正文内容
徐光春详解中原文化: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 阅读

徐光春详解中原文化: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片农地中出土,因其鼎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9年10月13日,中共省委书记徐光春在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开学仪式上向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精彩演讲——
 
  今天我再到郑州大学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与郑州大学师生有约,每年要来一次与大家见见面,说说话,吃吃饭,这是我第五次来和大家进行交流。二是郑州大学嵩阳书院今天正式开学,这是郑州大学的一件大事,也是河南教育文化界的一件喜事。同时,我很高兴被聘为书院名誉院长,拿着这个聘书,既感到荣幸又感到沉甸甸的。嵩阳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所产生的思想成果是中华思想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时至今天还在教育、激励着我们为社会作贡献,推动着新时期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要把书院形成的思想精华传承和发扬,把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建成一个大家学习、研究和实践、发展国学的重要场所。相信大家一定会把书院办好,把国学学习好、研究好、发扬好、光大好。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作为一个文化情结深厚、长期从事文化工作的老兵,来河南工作后,中原古老而神奇的历史文化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我。在河南的五个春秋里,我在工作之中、工作之余对中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思考,随着对河南历史文化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的了解,我发现河南有本钱来谈文化,河南也有地位来论历史,我对文化强省建设和旅游立省战略更加自觉、更加自信,并逐渐形成了“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认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有三千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历史曾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和浓缩,不仅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且在今天乃至将来仍然具有巨大的价值。我用形象的语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来概括和评价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河南历史时空气脉之使然,更是河南历史现实张力之使然,既是回溯历史长河思考得出的结论,也是立足现实视角透视得出的结论。下面,我就“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这一话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与大家交流和探讨。
 
 
第一部分:河南历史的地位 至高至上
 
 
  河南地处九州之中,有“中州”之称;河南横跨中国中部黄淮大平原,又有“中原”之谓;河南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数千年来,这一地区的政治安危关乎天下兴亡,经济起伏关乎国家强弱,文化盛衰关乎民族荣辱,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发展的根源性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类四大古老文明,无不有其源头活水。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就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之争,但无论“一元论”还是“多元论”,中原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的地位在学术界历来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华夏文明的诞生地,河南所孕育的历史如木之根本、水之渊薮,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之源看,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或者在河南出生和活动,或者在河南建都立业,经过夏商周三代融合,形成了华夏族,成为中华民族主体;由中华人文始祖衍生出了数以千计的姓氏,以中原沃土为家,流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如今的中华大姓中绝大部分源头在中原,河南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寻根谒祖圣地。
 
  从中华文明史之源看,学术界关于人类文明形成的标志,主要有原始农业、城邑、金属器具、文字以至国家的雏形,最能反映社会组织进化的就是城邑,所以考证文明的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找城”,找到了“城”也就找到了文明的源头、文明的遗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都不约而同把重点锁定在中原,经考古研究后发现,“黄帝”创业活动的重点地域即今灵宝西坡遗址、“禹都阳城”即今登封王城岗城址、“夏启之居”即今新密新砦遗址、夏代中晚期都城即今偃师二里头遗址等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城邑都在河南,这些考据都证明,由黄帝开始的5000年文明史,起点就在中原地区。在此前后,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最早摆脱了蒙昧和野蛮,选育、栽培、收割和加工农作物,发展了原始农业;炼铜、冶铁、制造工具,发明了冶金术;使用契刻符号、甲骨文记载表意,创造了文字;开启了大规模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建立了城市;黄帝在有熊(今新郑市)开创初始的政权制度,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初现了文明曙光。而中国第一个国家夏出现并发展在为“天下之中”的中原地区,所以“中国”就成为我们国家的称谓。可以说,中华文明的历史有多远,河南历史就有多远。
 
  (二)史实的重大性
 
  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历史舞台的中心,和平时期是首善之区,战乱时期是必争之地,许多史实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作用,司马光所言“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就是生动的写照。五千年文明史中,一幅幅惊心动魄、震古烁今的历史话剧在此拉开帷幕,各路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既有决定王朝更迭的重大战役,也有奠定宏图霸业的诸侯会盟;既有牵动天下的治国方略,也有关乎兴衰的重大改革;既有促进民族团结的和亲之行,也有广结万邦的友好出使;既有为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政治统治开凿的大运河,也有为促进对外交流开辟的丝绸之路;既有儒释道法的思想巅峰,也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无不浓墨重彩地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
 
  这些重大史实,对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意义,不仅左右着中原地区的发展,也事关全国的发展,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如,大禹临终时将职位传给伯益,他的儿子启出兵杀死伯益并建立夏朝,开创了以后历代王朝由一家一姓世袭统治的先例,禅让制由此被世袭制所替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对历史发展具有长远意义,不仅决定着古代中国的发展轨迹,也推动着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始终成为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如,出生于上蔡的秦朝宰相李斯所提出并实行的郡县制,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地方政权建制,影响了数千年中国行政层级架构,一直延续至今。
 
  对历史兴衰具有转折意义,不仅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也反映着中华文明的曲折演变。如,北宋的覆亡和宋室的南迁,使中原地区失去往日中心地位并日渐衰微,此后古代中国发展虽仍有不少亮点,也曾出现了永宣之治、康乾盛世,但从整体上看在世界文明发展竞争中开始逐渐衰落。回顾中原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河南历史在中国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原治则天下治、中原兴则天下兴、中原废则天下废。


共6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4499个字符
作者:徐光春 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