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百家聚焦>>正文内容
尊重与博爱:我们为何会在道德领域输给别人 >> 阅读

尊重与博爱:我们为何会在道德领域输给别人

作者:丛日云 来源:西方文明在线网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1日 点击数:

 
    知道不好意思,也应该是一种文明吧?有了这个不好意思,行事就不至于太无耻。礼义之邦的中国人初到这,很多场合不好意思。比如,路边有专门的免费电话,蓝色的。朋友告诉我,如果你晚上走路害怕了,打个电话,耶鲁的警察就会送你回家。我晚上回家,在空荡荡的大街上的确有点害怕,但却一直不好意思去打那个电话。耶鲁的校车明文规定,后半夜,任何人打电话,车就会为你开来,免费送你回家。耶鲁的警察还有一种“陪送”的业务,他们会在接到电话后来接你,陪你走回家。我有耶鲁的ID,有资格享受这种服务的,但很长时间内不好意思享受这样的服务。从伦理上说,我们有一种“知耻”的文明,为麻烦和打扰别人而感到不安;他们有另一种“博爱”的文明,尊重和关爱每一个人,包括像我这样的外国人。从政治上说,我们不习惯于享受这种公共服务,面对这样的服务,我们会感到不安,感到惶恐,感到不知所措,而他们却心安理得。这是两种政治文明。
      
    回国后很长时间,还不时忆起在美国经历的一些令人感动的瞬间:
      
    那是这样一些瞬间,我发现,耶鲁的校车晚上送人回家时,如果是妇女或老人下车后,司机往往注视着他或她,直到他或她消失在家门后,车子才开动。我为他们那对人的真诚细微的关怀而感动。
      
    那是这样一些瞬间,我发现,美国的公共汽车虽然笨重,但当它到站停下时,“哧”地一声放气响,侧前方的车门就会沉下来,等人们上车后,再“哧”地一声升起来。我为他们对老人、残疾人想得如此周到而感动。
      
    那是这样一些瞬间,我发现,原来美国的电视都有两种语言的字幕,哪怕是现场直播或采访,也有字幕跟随。看着那紧随语音的英文字幕,偶而会因为打错了销去再来,我能感受到他们的认真和真诚。我为他们为聋者和英语如我等半生半熟的人付出了如此的努力而感动。
      
    那是这样一些瞬间,我发现,美国接送中小学生的校车一身的红灯,还有一个大大的"stop"。它是真正的特权车,只要它停在那,其它车都得停下。我为在美国享有特权的是孩子而不是握有权力的官员、拥有金钱的大款和霸道的军人而感动。
      
    那是这样一些瞬间,有一次,我途中遇雨,无助地在街上冒雨步行,这时,一辆汽车尾随而来。车主伸出头来问,需要帮助吗?他本来是朝另一方向的,但却一直将我送到目的地。我为这种无私的博爱精神所感动。
    ……
      
    记得一次与一位国内来的某大学党委书记一起散步,那位书记感慨地说:“出了国才觉得自己被当人看。”我非常惊讶于他的话:你这样的人,在国内居于一些人之下众多人之上的特权者还说这样的话,那我们这些草民该怎么说呢?
      
    有过长期在西方国家生活经历的人被称为“double—foreigner”(双重的外国人)。这种人既会遇到将国内的生活习惯带到国外而产生的尴尬,也会遇到将在外国形成的习惯带回国内而产生的尴尬。你会反复感受两种文明的落差。
      
    在美国,你走进任何一个卫生间,哪怕是在穷乡僻壤的饭馆商店,都有现成的卫生纸。我在中国养成的随身带着卫生纸的习惯,在美国一次次受到嘲弄。我坐在美标的马桶上,看着挂在墙上那干净整齐质量上乘的卫生纸,不禁浮想联翩:一是想,我们那也是一种文明呀?有的民族——我们自己民族同类的那些人就不提了吧——不是还在用手解决问题或在广阔天地里就地取材吗?再就是想,回国后可要提醒自己,这是中国,要随身带卫生纸的,不然就糗大了;有时还会想得远些,那些美国人到了中国,有多少会因为头脑中带着美国人的“偏见”,不了解中国“国情”而遇上没带卫生纸而如厕的尴尬呢?哪该是怎样的尴尬呀?我想,只要他们离开星级宾馆,遇上这种尴尬的机率太大了。咳,这些可怜的黄毛蓝眼的蛮夷,如厕竟然不知带卫生纸!
      
    文明往往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在美国,当你走进一个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跟着,你会为后面的人而将门抵住。几乎人人都这样做。我在美国受到他们的“精神污染”,也养成了这个坏毛病。等我回国后,开始还改不过来,还是要为后面的人抵住门,但跟在后面的人常常站在后面等着——等着你把门一放,弹回去。这提醒我,这是中华文明了。一、二个月后,我就改掉了从洋人那儿学来的坏毛病,心安理得地将门放出去——因为这也是后面的人期待的。
      
    尽管我属于中华文明的成员,学不来美国人的坏毛病,或即使受点儿污染也能很快清除,但是,当我看到民族主义者气壮如牛——他们讲话总是不缺少气势——地宣告:美国文明只是美国的,中华文明才是普世的,我还是很佩服他们的胆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