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公民思考>>正文内容
政绩共同体已成为权力滥用的新形式 >> 阅读

政绩共同体已成为权力滥用的新形式

作者:木 然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31日 点击数: ( 字体: )

  网友声音:
 
  为何最近腐败窝案越来越多?为何只要抓住一个贪官就会揪出一串?这就是所谓的“政绩共同体”惹的祸。每当政府换一个领导人,必然会引起执政班子的大换血,为什么?因为一把手要培植一批自己的亲信。现在社会上“站队风”盛行,跟对人就会平步青云。他们每天想的都是如何奉承上司,想的都是如何勾心斗角,怎么还有闲心去关心老百姓的利益?——李特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家,政府在国家权力构成方面占有绝对的强势,而民众却是出于绝对的弱势,所以政府行为就算是引起大众的不满,也没有能力组织起来与政府对抗。很显然,中国目前还是这种状况,这种状况对于稳定中国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但也会引起一些弊病。中国的官员都是比较团结的,都是一个个的利益集结体,一损俱损,所以出现政绩共同体再正常不过,而且每个政绩共同体都想不断地壮大,以寻求更大更多的利益点。——陈晓龙
 
  君不见基层干部们宴席之间的高谈阔论,满屋子飞的都是君臣乱斗,举止间都是官场之道,趾高气扬有配套的溜须拍马,明面正派暗里交易,说谎言共同体脱离群众还是给戴了一层遮羞布,你看看那面具底下都是自古留下来的贻害,一言一行都能在各家史书中翻着。要拔出骨子里的东西,不伤筋动骨地整治,不知又要祸害多少代人。——杨云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始终认为这句话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人和自然界所有生命一样,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不要把人想得太高尚。作为自然人,人是生而自由的,拥有做一切事情的权利。法律能不能有效,将决定着我们是作为自然人活着,还是作为社会人活着,通俗来说,就是作为动物“自由”而没有安全保障没有尊严地活着,还是作为社会人,自由而有尊严、友爱地活着。——龙在天
 
  能空口无凭且忿忿不平地说这里的“政绩共同体”是一种腐败现象,因为我们并不清楚他们的相互勾结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或是有什么样的目的。但是“官官相护”是历来官场的准则与亘古不变的官场制度,因此也见怪不怪了,历史这么长久发展下来,本以为对政局的腐败与不公早已能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可是没想当出现官员们利益当头“同舟共济”的勾当时仍然为之愤慨,既然这种风气早已有存在之时,那么彻底根治也是任重而道远之事,加强监察力度,扩大与完善监察体系,有一句话是真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于瑶瑶
 
  在官本位体制下,政绩共同体很难够瓦解,上级想保住自己的官位,多为自己脸上贴金,下级则野心勃勃想走捷径上位,上下级发生利益关系,自然勾结在一起以谋求双赢局面。利益是永恒的关系链接物,如果不把上下级之间的利益连带关系打破,政绩共同体就不可能瓦解。——高欣婷
 
  如果能做到纪检、政法部门的真正独立,这些情况也断不能发生。而现在大部分一二把手都能遥控这些部门,监督无从谈起,欲望只能肆意膨胀。——笔笔的笔
 
  官场之中明里暗地,推脱勾结,好大喜功苦了百姓。这种自古遗留下来的作风规则我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解决之法。只是凡事都有度,利益得来之后得确保自己有福消受。既然做了官,就算为了自身利益做些什么,但还是分出精力真的做些实事,不管百姓认不认同,也得个心安。我想这些个暗渡陈仓的主没几个是心坦然的。——黄璐
 
  西方学者布坎南在讨论“政府失灵”问题时提出了“内部性”的解释框架,即政府及官员追求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的现象,或者说用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代替公共利益。“政绩共同体”正是地方政府官员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而形成的攻守同盟。这个问题的难度在于信息不对称,公众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所以要破题,首先必须有效地获取信息,满足纳税人的知情权。——西铭
 
  一切都以追捧利益为核心,官官相互实在难免,原本人就有贪婪的本性,再加上体制不完善,透明度不高,只能是越来越“黑”,真羡慕那个有包青天的年代。——程佳佳
 
  中国就是一个很注重关系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政绩共同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像李白这样的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人不会被人接受,要不被和谐要不回家独处!——张欢
 
  今天我们出现问题的时候,严打的同时,也该修改完善游戏规则了。玩游戏的人制定规则,如果说封建主义是君主的游戏,资本主义是有钱人的游戏,共产主义是所有人的游戏,那么我们现在该由谁来制定规则呢?规则制定得不好,这游戏总有一天会玩不下去的。——小迷
 
  “面子工程”在官场可是重头戏,我们从小接受的也是只要有检查那就要把表面工作做足,给领导好印象之类。在工作中,上下级沟通是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不管好还是坏,为了保证“政绩”,而且在自身利益的“维护下”,自然会形成“共同体”。——杨文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