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学人春秋>>正文内容
邓拓是因“文革”自杀第一人 遗书中写“毛主席万岁” >> 阅读

邓拓是因“文革”自杀第一人 遗书中写“毛主席万岁”

作者:李峥嵘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5日 点击数: ( 字体: )

他不到三十岁时出版了《中国救荒史》;
 
  他主编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他在《北京晚报》发表的专栏《燕山夜话》被称为中国现代杂文的高峰;
 
  他捐献给中国美术馆的书画成为镇馆之宝;
 
  他是因为“文革”而自杀的第一人……
 
 
邓拓与妻子丁一岚
 
  邓拓从1949年到1958年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人们记忆中的邓拓是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忠诚地坚持着党性原则。著名作家袁鹰上世纪五十年代调到人民日报社,在邓拓领导下做文艺编辑工作。在袁鹰的印象中:邓拓“他不计名利,淡泊明志,待人宽、责己严,从不摆领导架子,尊重不同意见,从不搞一言谈。全报社从上到下一律称他‘老邓’。少数年轻人或者工勤人员尊称‘邓拓同志’,但是从没有人称‘邓主编’。有事去他办公室,可以推门而入,不用经过秘书,偶尔他也会走进编辑办公室闲聊或者查古籍。”
 
  但是在反右运动前后,邓拓因为没有充分理解“阳谋”而受到批评和冷落。学者李辉说:“1957年的1月,在别的报纸积极鸣放时,《人民日报》却与众不同地发表了不赞同鸣放的文章,同时他还阻止了报社很多人的鸣放。后来,他默默承受了‘书生办报’甚至‘死人办报’的批评,可有的人却因为他的缺少‘政治谋略’而避免了成为右派的厄运。”
 
  1959年2月,邓拓调离人民日报至北京市委书记处工作。袁鹰清楚地记得送别会议上,邓拓讲话结束后念了一首七律,这就是著名的《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笔走龙蛇二十年,分明非梦亦非烟。文章满纸书生累,风雨同舟战友贤。屈指当知功与过,关心最是后争先。平生赢得豪情在,举国高潮望接天。”念到“文章满纸书生累”,他还特地提到前几天还有位老同志说他“书生习气未能无”。当天晚宴敬酒,邓拓要袁鹰也写首诗给他,“我当时满口答应,也真打算写,而且步他的原韵,不料拖到二十年后才写出来,已成一首挽诗:血海冤沉不记年,星霜历历付云烟。峥嵘风骨追高范,锦绣才华迪后贤。劲骨遭谗甘愿折,蛾眉见妒敢争先。诗魂今日应无憾,泪溢银河注九天。”
 
磨了仨月,才答应写《燕山夜话》
 
  “燕山,是北京的一条主要山脉;夜话,是夜晚谈心的意思。当年《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拼版时会在右上角留出1500字的空白,等着邓拓《燕山夜话》的新米下锅……”
 
  邓拓跟《北京晚报》的缘分始于五色土副刊刊载《燕山夜话》,而他的死跟他在北京晚报上发表的“黑话”也很有关系。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钱江曾撰文《邓拓自杀前的抗争》,谈到《燕山夜话》的缘起。1959年2月,邓拓调离人民日报到北京市委书记处工作,分管文教工作。从1961年起,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纠正“大跃进”的一些错误做法。对此邓拓积极拥护。
 
  1961年初,北京日报社社长范瑾传达了邓拓关于报纸宣传的讲话,大意是要提倡读书,报纸要多发一些古人发愤图强、发愤读书的故事。这是与提倡人们和灾难斗争有关的。
 
  听到这番讲话后,《北京晚报》编辑顾行和刘孟洪找到邓拓,请他给晚报写文章。“磨”了三个月,邓拓答应在晚报“五色土”副刊开设专栏。顾行与刘孟洪合写的《邓拓同志与他的燕山夜话》一文中回忆道:“他一看到我们,就先开了一句玩笑‘逼债的来了。’他从桌上拿起已经写好的两张纸片递给我们。一张写的是《燕山夜话》,另一张写的是马南邨。他说‘栏目就叫《燕山夜话》。燕山,是北京的一条主要山脉;夜话,是夜晚谈心的意思。马南邨是笔名。马兰村原是我们办晋察冀日报所在的一个小村子,我对它一直很怀念。’”1961年3月19日,《北京晚报》刊登了《燕山夜话》第一篇文章《生命的三分之一》,倡导读书之风。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