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经典阅读>>正文内容
费力不讨好:刘心武续红楼招谁惹谁了 >> 阅读

费力不讨好:刘心武续红楼招谁惹谁了

作者:邵燕祥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1日 点击数: ( 字体: )
 
 
这篇小文要说的,有关《刘心武续红楼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这本书我还没看,怎么能做批评?这里只涉及有关这部新书的一些“批评”——能不能叫作批评,也许还得存疑。
 
你要批评一个人,总是针对一个具体的人,根据你对此人的观察和了解,做出或肯定或否定或“三七开”“四六开”的评价;总不能说,我对这个人长什么样并无所见对他干过什么事一无所知,只是听说有这么一个人,但我认为他不该存在或索性不必出生吧?
 
对一本书也是这样。所谓书评,对文学性的书就是文学批评,总是你读了这本特定的书,针对它的短长,发表你的意见。这是正常的。而一个必要的前提,是书已出版,你已读过。不然,岂不是像老笑话说的,俩人在重修的文庙门前指认匾额,一个说是“文朝”,一个说是“交庙”,路人告诉他们,那匾还没挂出来呢。这是嘲笑两个假冒斯文的小人物(本无不可),而又捎带着嘲笑了近视眼(就不对了)。事虽可笑,他们却没说文庙不该重修。
 
现在也有类似的事情了。我指的是《刘心武续红楼梦》一书,在出版方宣告的2011年3月中旬某日正式发行之前,传媒上出现的一些相关言论。都发自有头有脸有话语权的人物,他们的意见归结到一点,就是言之凿凿地说刘心武续书之举是徒劳无功的(似乎还有比这更厉害的话)。这就奇怪了,书还没出版,你凭什么做出这样刚性的判断?你是从作者那里看过书稿吗?没有。那么,何所据而云然呢?
 
据说一个主要理由就是维纳斯的断臂无人能接,曹雪芹著的《红楼梦》同样不可续。
 
两千年来,维纳斯的断臂,曾否有人试图接过,没有听说。也许有人尝试过,失败了,但尝试者必定不是名家和大师,所以于史无记。名家和大师专注于原创,不屑为之,更不愿意冒失败的风险,让世人讥为“佛头著粪”吧?小人物则或是专业准备不足,或是无力于经济、时间和全身心的投入,知难而退了。但能不能因此说,为维纳斯接断臂一事,就绝对不可以尝试呢?如果有人愿意孤注一掷尝试一回,尝试多回,我们是乐观其成,或听其自由,还是像劝阻要造“永动机”的妄人一样,加以劝阻呢?
 
同理,为什么不许刘心武萌生一试续《红楼梦》的苦心呢?劝阻要造“永动机”的人是应该的,但为维纳斯接断臂,以至为残本《红楼梦》作续,跟造“永动机”不是一码事。即使有一百一千一万个理由断定其必然失败,却没有理由不让人尝试。石雕用工用料或者所费高昂,写小说相对便宜多了,又不是像提倡全民写诗,全民都来续写红楼,那么13亿人口中,有一位刘心武投入这件事,即使如那些位批评家所预言的,完全彻底干脆的失败到底,也不用政府埋单,又何损于国计民生,何损于“十一五”规划和中国重点文学作品生产工程,刘心武续写《红楼梦》并没有列入这类重点工程的支持项目,归根结底,在正式出版之前,续书的写作实在还只是作者的个人行为啊!
 
有人说,这些批评家料定刘心武续书是件必败的傻事,意在劝阻罢了,免得“可怜无益费精神”,用心还是好的。若说劝阻,临到刘心武续书问世的前夕,像劝阻要跳楼的索薪民工那样,劝阻一个做续书傻事的老傻瓜的时候,生米已经做成熟饭,为时已晚。故依我理解,这一片叫衰的议论,意不在劝阻,而倒颇有几分像是赌球赌马,谁下注刘心武败局,是会“稳操胜券”的吧。——二百年来,为80回本《红楼梦》作的成百种续书,不是都被证明失败,包括传为高鹗所续的,尽管不是众口一词目为失败,但也多认为不如曹雪芹原著,还不是等于宣告失败,不然你刘心武又干嘛重来续写呢?!
 
刘心武确实是干着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从他近二十年来探索曹雪芹《红楼梦》构思脉络来看,下的是苦功夫,不过我看他也乐在其中。你说他痴迷也好,走火入魔也好,他之醉心于此,实在基于对《红楼梦》一书的热爱,他在“探佚”的题目下做了长时间的准备,下决心写续书,既是对高鹗续本的挑战,更是对自己的挑战。他对原著和作者包括主要评点者脂砚斋,以及红学界多年来研究成果怀着敬畏之心,因此不同于以亵渎经典以求一逞的功利之徒,但因为他给续书定下的目标,是按照文献提供的、他认定的雪芹原旨加以“恢复”,这必然也从一个方面限制了他更自由地发挥文学想象。可以想见,整个续写过程不是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
 
假如上述那些位批评家能够稍稍按捺一下急切表态的心情,等到《刘心武续红楼梦》正式成书发行,然后稍稍定下心来,逐章逐节地审视一过,即使不能找出任何一点可取之处,至少能够帮助作者也帮助读者,看看续书是在哪里失足的,而不是简单地宣布续写本身压根儿就是大错特错;这对刘心武来说,对当下和未来读者中还想一试续写的朋友们,不失为指引迷津,那么,刘心武的续书,除了以艺术形象完整地体现了他这些年探佚的研究成果以外,还成为各位批评家讲授如何写小说时的重点辅助教材,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
 
各位先生原来说的那些话,操之过急。因为当时,那“匾”还没挂出来。现在,回到正常的批评轨道上,犹未为晚。主题先行也不怕,比如就定题——刘心武的续书“失败在哪里”,批评空间也还广阔得很嘛,掉一句文,曰:盍兴乎来!
 
总之,你有话语权,也要尊重他人的话语权,尤其不可剥夺或意在剥夺他人的话语权。
 
我在这篇小文里,未对刘书做任何评价,因为我还没有看,不能滥加评说,但我认为作家有权按照他的意愿完成这本续书。对读者来说,《红楼梦》多了一个续写本,有什么不好?如果由此引出一些像样的文学批评(而不是不发准生证式的武断之论),就更没什么不好了。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