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观点交锋>>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开始回归“人民性”? >> 阅读

《人民日报》开始回归“人民性”?

作者:徐达内 来源:FT中文网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0日 点击数: ( 字体: )

  
 
 
  “都是一个党委领导的报纸,看上去像是两个不同党派办的”,这是前雅虎中国总经理谢文的微博感言,他将这段话提示给胡锡进,意指《人民日报》(人民网)与《环球时报》似乎正在执行两种完全不同的编辑方针。
 
  《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近期在一些社会热点话题上的表现,给这个“党中央喉舌”带来了久违的民间集体赞扬,即便是一些心存犹疑、担心这不过是怀柔手段的异议者也承认确有“进步”,认为它“有点儿1980年代初期的意思了”。
 
  虽然无法确切说明这种改变是从哪一天开始,但那两组评论批评时弊的力度远超以往的系列评论,被视作最重要的风向标。
 
  4月21日,标明系“关注社会心态”系列文章开山之作,《“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以“本报评论部”集体署名,在《人民日报》观点版刊出。
 
  如果说这篇站在弱势群体立场、叹息“淡定”谈何容易的文章还不那么引人注目的话,那么一周之后的《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即可称文动天下,诸多市场化媒体的编辑心甘情愿热情转载。文章以“彭水诗案”、“灵宝帖案”为反面典型,要求执政官员尊重多元表达,“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不乏各种偏激声音,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而不能主观地归之为‘对着干’。”
 
  此后的5月5日和5月19日,《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追求理性从哪里起步》接连发表,5月26日收官之作《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多有媒体发文赞其“显示了不一般的理论勇气”、“击中了时局软肋,说到了人们心里”,凤凰网制作专题称其“于无声处”“春风拂面”,甚至请来专家学者研讨其是否已具备昔日“皇甫平”的高度。
 
  此文发表之时,正逢江西钱明奇自杀式爆炸,以及多位民间人士宣布竞选人大代表,文中所写“维权就是维稳,维权才能维稳”仿佛一语成谶,引发对极端维权行为频发的大量感叹:“‘沉没的声音’如果得不到倾听和回应,就有可能导致矛盾的激化,甚至演变成‘爆炸的声音’”。
 
  正当网民私语中共中央机关报有了“人味”时,新的系列评论在6月2日接踵而至,此番主旨是“如何回应社会关切”。《在良性互动中寻求“善治”》宣扬“知错即改远比一贯正确更可信可敬”;《警惕政府“无形资产”流失》强调“拖延塞责比被质疑批评更可怕”;《“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直接以卫生部“记者黑名单”为鲜活事例要求领导干部明白“舆情不是‘敌情’”;作为收尾之作,《从“怎么看”迈向“怎么办”》要求官员们在建党90周年之际,“面对社会关切,我们需要应对,更需要行动”,“媒体既不是事件的起点,也不是终点。”
 
  人民网领会意图,作为网络媒体,他们除了不遗余力地推荐母报这两组评论外,更是在完成党庆宣传高潮任务之后自行上阵,以舆情监测室署名,推出“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系列评论,遣词造句尺度更有突破。
 
  于上周连续5天刊发的此组网评,从打通“两个舆论场”、“网络问政”、对话“意见领袖”、网络舆论的“生态治理”、“网民、人民和公民”五个方面,论述如何改善网络舆论生态,借助互联网促进“良政”和“善治”。文章试图拉近民众与官方的距离,实现互相谅解,一方面规劝偏激思维模式,呼吁维护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和平转型,主张提高公民素养和议政水平;另一方面则强调政府显然负有更大的责任,更要珍惜网民的期待和耐心,对中国人民的素质要有信心,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要有信心。
 
  代表性词句包括:(1)“‘自为’的民间舆论场,时现乱象,网上谣言满天飞,哀伤太多,戾气太重,‘自律’的官方舆论场,则趋于自我边缘化,而政府的公信力持续流失而致贫血”;(2)“网络舆论的发达,恰恰是一个地区社会进步的表现。政府要习惯和学会在杂音中执政”;(3)“政府要有容人之量,更不必一听到反对和不理解、不体谅的声音,就认为沟通无效,就恼羞成怒,关闭沟通的管道,转而举起蛮横的权力武器”;(4)“互联网绝非‘谣言共和国’或者‘愤青大本营’,但也不是‘理想国’,网上随时可能喷薄而出的舆论能量,如果任其疯长和蔓延,对社会也可能是一种破坏性力量”;(5)“网民不等于全体人民……政府决策还得充分考虑那些‘无声’的中国人的心声和利益。但网民又是对民生、公民权利、公共治理最敏感、最敢言也最擅说话的人群,‘网络舆论’可作为现实民意的风向标和参照系。”
 
  连同那些主动触及类似高速公路乱收费现象、徐武“飞越疯人院”事件、郭美美风波等热点话题的新鲜时评,《人民日报》及网站对弱势心态的体谅、对民怨深重的焦虑、对传播规律的认知、对舆论监督的支持,令其在中国社会议程设置中重新夺回“麦克风”,引导舆情的实际效果大大提升。
 
  上周五,人民网更有“大胆”之举:针对中央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公开进程迟滞现象,以首页头条推出“公开时间排行榜”,以公诸于众的方式“逼迫”各部委兑现承诺。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