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红版专区>> 话题>>正文内容
隐权力为杨乃武平反 >> 阅读

隐权力为杨乃武平反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虽然第一次京控失败了,但杨菊贞还想再次上京。这一回,杨乃武的举人身份与人脉关系开始发挥了作用。他告诉前来探监的姐姐杨菊贞,进京之前,可以先到杭州找他的三位朋友。一位叫汪树屏,与杨乃武同科同榜中举,他的哥哥汪树棠在都察院当御史,祖父也做过大学士,世交甚多;另一位叫吴以同,也与杨乃武同年,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西席;还有一位是武举人夏缙川,他的堂兄夏同善是翰林院编修。
 
以前的士子极重年谊、乡谊,因为丰富的人脉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的隐权力根基。杨菊贞找到了汪、吴、夏三人,他们都答应帮忙。
 
同治十三年九月,杨菊贞和詹彩凤偕同抱告人姚贤瑞第二次上京告状。到了北京,他们先去拜见夏同善,送上其弟夏缙川的书信与诉状,在夏同善引见下,又遍叩浙籍在京官员三十余人,然后才向步军统领衙门、刑部、都察院递状。第一次京控的无果而终,已经让杨菊贞明白了帝国的司法救济机制不会自动为他们启动,他们必须寻求体制外的隐权力来推动救济机制尽快运转起来。
 
夏同善是促使救济机制为杨乃武案转动起来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与内阁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翁同龢关系密切,多次向翁谈起杨案的曲折内情,翁同龢深表同情,相机将杨案冤情面陈两宫太后;同时,已接受杨家抱告的都察院等衙门也上疏奏请重审此案—夏同善带着杨菊贞遍叩三十余名京官的穿针引线、汪树屏给都察院御史汪树棠的书信,显然发生效用了。慈禧太后遂下谕旨:“着由刑部饬浙江巡抚杨昌浚,督同臬司亲提鞫讯,务提实情,毋枉毋纵。”
 
杨乃武似乎有了绝地逢生的机会,但是幸运不会那么轻易来临,我们不要低估了杨案原审集团维持原判的决心与能量。其时浙江按察使蒯贺荪已病亡,杨昌浚奉谕后,便委派湖州知府许瑶光承审。许瑶光审讯时,没有动刑,叫杨乃武与毕秀姑照实直说。杨乃武知道这次京控告准了,于是尽翻前供,毕秀姑也当堂呼冤,并供出她被刘子翰(刘锡彤之子)奸污、何春芳(余杭县粮胥)调戏及阮桂金(何春芳姘妇)对她诱供等情。许瑶光鞫讯数次,意识到此案幕后复杂、牵涉甚广,竟不知道如何断结,只得一再拖延,案子审了两个多月,仍不敢定案上复。
 
光绪元年四月,一位给事中上疏,奏请另派大员前往浙江复查。于是朝廷钦命浙江学政胡瑞澜提审杨案,杨昌浚得悉后,对胡威逼利诱,说此案经反复审问多次,无偏无枉,不宜轻率变动;又向胡推荐了宁波知府边葆诚(他是杨昌浚同乡、刘锡彤姻亲)等人协同会审;刘锡彤也用重金贿赂了会审的相关官员。胡瑞澜虽是主审官,但几次提审都由边葆诚讯问,边一见杨乃武与毕秀姑翻供,即喝令用刑,日夜熬审。最后一堂,杨乃武双腿被夹折,毕秀姑被烧红的铜丝穿入双乳,二人熬刑不过,仍都诬服。于是胡瑞澜照原拟罪名奏结,杨昌浚、刘锡彤等人弹冠相庆。
 
好在较量并没有结束。杨乃武虽然身陷囹圄,但他的同年们以及其他浙籍京官动员起来的翻案力量,还在继续对朝廷施加影响。光绪元年十月十八日,户科给事中边宝泉奏请将此案提交刑部审讯,不过慈禧以没有前例为由不予批准,只谕令刑部推研,并饬胡瑞澜再行提审,但胡也审不出一个结果来。
 
十二月十四日,汪树屏、吴以同等18名浙籍士绅的联名禀帖送到都察院,陈述了杨案的曲折冤情与逼供惨状,都察院当即转奏。翁同龢、夏同善等也亲见两宫太后,奏请将案件提交刑部审讯,夏同善对慈禧说,“此案如不究明实情,浙江将无一人肯读书上进矣。”
 
还有一种因素也在隐约影响着朝廷的态度,那就是《申报》对杨乃武案连篇累牍的报道与评论。这份报馆设于上海租界、受治外法权保护的报纸,一直都在追踪报道杨乃武案,刚开始时是猎奇性的,随着介入越来越深,报道的重心逐渐转为对刑讯逼供的质难和对审判公正的呼吁。虽然彼时的媒体影响力尚不足以与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相提并论,但《申报》推波助澜的舆论压力已经让朝廷无法忽视,比如边宝泉在奏折上就说:“此案议论纷然,关系甚巨。”
 
光绪元年十二月十五日,慈禧改变了不准提京审讯的决定,颁下谕旨:“兹据都察院奏称,浙江绅士汪树屏等遣抱联名呈控,恳请解交刑部审讯,据呈内所述各情,必须彻底根究,方足以成信谳而释群疑,所有此案卷宗及要犯要证,着即提交刑部秉公审讯,务得确情,期于无枉无纵。”
 
九死一生的杨乃武,“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翻案机会。


共5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319个字符
作者:吴 钩 来源:《百家讲坛》(红版)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