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刊外稿>>正文内容
信仰混乱缺失的中国还能走多远 >> 阅读

信仰混乱缺失的中国还能走多远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进入世界前列,国际上已有人把中国与美国相提并论,并创造出了“中美国”(尼尔•弗格森:Chinamerica)和“G2”的新概念。G20峰会的召开,把中国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环顾寰宇,金融风暴肆虐全球,昔日“列强”个个深陷泥潭、备受煎熬。国人的感觉却是“风景这边独好”。国内媒体讨论的是中国拥有的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应该如何花、握有近万亿美国债券的中国是否应该“救”美国、人民币是否应该取代美元地位的问题。可以说,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的自豪感、成就感、自信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这样得到过满足。中国人可以自由地向世人随时表示自己的“高兴”或“不高兴”。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中国人的强国梦似乎正在成真。国内外都有人认为,中国很快将会与世界霸主美国平起平坐,甚至有可能取代美国。终于,中国似乎可以加入主宰世界的大国俱乐部,而不再是过去那个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了。
 
    然而,媒体上中国的“崛起”虽然不乏某些方面的事实依据,但并非事情的全部。中国能否成为一个真正影响世界的“大国”,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目前的“良好感觉”,远比人们在媒体上看到的炒作复杂得多。中国人对中国“崛起”的“良好感觉”主要还是源于中国GDP和外汇储备的增长。简单地说,就是中国现在“不差钱”。但GDP和外汇储备指标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大国”,国人并不一定十分清楚。 
   
所谓“大国”,严格地说,是那些在国际事务中具有领袖地位、其影响超越国家版图的界限,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精神信仰(包括意识形态)等诸方面有着特殊的持久穿透力与辐射力的国家,而非只是财富多或者核弹多,更不只是人口多或者面积大。仅靠一、二个方面的指标优势,无所谓“崛起”,更不能称之为“大国”。世界上许多国家人均GDP比中国高得多,但他们并不是主宰世界事务的“大国”。例如GDP绝对值和人均值都大于中国的日本,在世界政治中并没有多少发言权——至少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日本没有可能混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再比如,印度的人口多;中东、海湾国家石油多,财富多;俄罗斯的面积大、资源多、核弹头多;但他们只堪称是某个方面某个领域的大国。可见,当一个地区大国或某个方面、某个领域的大国易,当一个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价值观等诸方面都具有强烈辐射力的、足以深刻影响世界的大国难。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一个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能够总是以自己的意志影响世界潮流、改变国际秩序与格局、能够成为世界多数国家及人民自觉向往、羡慕、学习的样板、能够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在“软”硬两种实力上都强大的“大国”,需要对该国多方面的指标与实力进行全面的综合衡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媒体鼓吹中国要与美国比肩而立,成为“管理世界的共同体”,无疑是一种老谋深算的策略,是要中国对世界上的各种问题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是对刚刚开始“崛起”的中国的一种温柔的“捧杀”。至于现在的中国究竟有多强大、在哪些方面强大、未来的中国能够走多远,中国人自己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事实上,中国人现在需要考虑的并不是中国拥有什么、取得了什么,而是中国现在缺少什么——什么是中国发展的短板、崛起的软肋。 
 
    回答这个问题是痛苦的,但不回答、不正视这个问题,中国就谈不上真正地“崛起”,即使中国的GDP超越了日本;即使中国造出了航母;即使中国发射了载人飞船、登上了月球,中国仍然不可能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大国”。GDP与外汇储备不是万能的,“大国”地位不是单凭钱就可以得到的。没有其他方面综合实力的发展,中国在经济领域内的领先地位只能是暂时的;不解决中国崛起的短板与软肋,中国不可能真正登上足以全面影响世界的大国地位。
    
    一、今天的中国缺什么?
    
那么,“其他方面的综合实力”究竟是指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也许可以罗列很长一个单子,但其实可以转换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短板是什么”,或者说“今日中国最紧缺的东西是什么”?说到中国的短缺,许多人认为中国最紧迫最稀缺的是能源,能源是制约未来中国发展的瓶颈;有人认为是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资源与科技;也有人认为是中国的法治建设。不错,这些东西都是中国未来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但它们都是从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对未来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的分析,不是也没有触及影响中国崛起的致命软肋。


共8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217个字符
作者:刘澎 来源:《领导者》2009年6月号,总第28期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5日
上一篇:国富民穷的制度怎样才能被打破[ 07-23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