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蓝版专区>> 读史>>正文内容
【2009年2期】兼容并蓄:泱泱大唐的文化心态 >> 阅读

【2009年2期】兼容并蓄:泱泱大唐的文化心态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玄奘西游:从学习到超越
 
        贞观元年(627年)九月的一个深夜,两个人影在离玉门关十余里处的渡瓠卢河西进,他们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声响惊动了戍边的兵士。在夜幕的掩护下,他们成功地搭桥越过湍急的河流。前边还有五座烽火台,如果不被发觉,穿越烽火台,就可越过边境,完成这次冒险的“偷渡”。
 
        这二人正是唐朝著名高僧玄奘和一位名叫石盘陀的胡人。过河之后,石盘陀再不敢前进,他担心触犯王法而累及家人,于是玄奘一人冒险越境,欲经西域至婆罗门国(今印度)寻求佛法。
 
        唐代前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提倡,佛教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时印度佛教的发展也正达到它的顶峰。自东晋法显陆去海还从印度取经以来,由于中外交通的畅达,为佛教徒的往来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到印度求法的中土僧人不绝于途。
 
        在西行求法的众多僧人中,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最杰出贡献的当属玄奘。
 
        当时大唐如日东升,正在太宗领导下走向强盛;而玄奘是一位饱学之士,在佛学界已经声名显赫,造诣颇深。那他为什么还要冒险“偷渡”,历尽艰辛去寻求佛法呢?
 
        实际上玄奘此举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心态,那就是虚怀若谷的吸纳学习精神。一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固步自封,绝不会盲目自大,对于域外文化,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这,正是一种强势文化的健康心态—学习是为了超越。唐边将严防“偷渡”,并不是封闭国门,拒绝与域外交流,只是因唐与突厥对峙导致边境形势严峻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另一方面,佛教文化对于中土来说,是一种新的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因此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但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中国佛教徒对其教义理解不明,异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立志佛学传播的玄奘决心效法法显等人,去印度求取佛经原本,探究佛学底蕴,“以问所惑”。
 
       偷越玉门关后,玄奘历尽千辛万险,终于经梵衍那(今阿富汗巴米扬)、迦毕试(今巴基斯坦喀布尔),进入五河流域的健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到了当时的西印度境内。他在跋达罗毗诃罗寺研习佛学三个月,开始了他对佛学中心中印度的巡礼。
 
       玄奘以留学生兼访问学者的身份,在中印度先后巡访了佛教六大圣地,最后在那烂陀寺留学研习五年。在这里,玄奘师从方丈戒贤法师,学习大乘、小乘并吠陀、因明、声明、医方等,并遍览一切佛教经典,还学习了婆罗门教和梵书。
 
        五年后,玄奘进行了第二次周游五天竺(当时印度境内小国林立,分为东、南、西、北、中五部分,史称五印度或五天竺),一路遍访各地名师,641年又回到那烂陀寺。戒贤让他主持那烂陀寺的讲座,给全寺僧众开讲《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玄奘用印度语开讲经义,论述精微,说理晓畅,听者踊跃,名扬全印度。
 
       在佛学的家乡讲佛学,岂不是班门弄斧?可伟大的玄奘居然把“斧”耍得比人家还精彩。他的留学和讲学活动取得了意外的效果,在广泛学习大有所获的同时,也完成了超越:既展示了他个人的学术修养和道德学问,又传播了大唐文化。可以说,玄奘是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之一。此次讲学之后,玄奘启程回国,带回许多佛像和经论。
 
       玄奘归国后,受到唐太宗的极大重视。为了支持玄奘的译经事业,唐太宗令宰相房玄龄负责玄奘译经的一切所需。
 
        玄奘的游学活动加强了中国和印度的联系。玄奘向印度人宣传了大唐文化,推动了印度人对中国的了解。后来戒日王遣使和唐通好,与玄奘所起的搭桥架梁作用有很大关系。玄奘回国以后,仍与印度僧人有书信来往。据说他曾把印度久已失传的《大乘起信论》译汉为梵,此外他还奉太宗之命,将《道德经》译成梵文传到印度去。玄奘的译经传教,使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佛教的中心,日本和韩国的僧侣也纷纷投到玄奘门下。
 


共3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520个字符
作者:石云涛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