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史海钩沉>>正文内容
反思越战:普通个体没有胜利者 >> 阅读

反思越战:普通个体没有胜利者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24年后
 
  1小时40分钟的录像被李玉谦带回济南后,因为影像记录的战争太过真实和残酷,这段录像就此被封存,无法公映。
 
  很难说清他有多少次梦回战场,这段战争的阴霾成了他一直想理清的心病,事实上,自从离开战场,当年的那段影像资料他只看过一次,多年来,他对所有的战争小说和战争影视都避而远之。2009年正赶上中越战争30周年,当年那些参战的20多岁小伙子,已经成了50岁左右的人。此时的李玉谦也已是近“知天命”的年纪。
 
  2009年,时任《解放军画报社》二编室主任的他申请自主择业,开始了他一直想进行的计划——以1985年他拍摄的原始影像为一条线,寻访当年参加“122”战斗的亲历者,追拍他们现在的生活。
 
  这些年来,他们是如何生存的?面对生活的考验和挑战,他们又是如何奋斗拼搏的?
 
  带着百般疑问,李玉谦找到了当时“双大功七连”的副连长、“122”战斗突击队队长孙兆群。24年后的孙兆群已经是山东省济宁预备役炮兵师的副师长,多年来,他一直跟其他战友保持着联系。受伤的战友遇到什么困难,他会尽力解决;他也一直照顾16个烈士的父母,每年的节假日都要去看望那些老人;他帮着每一家做过无穷无尽的事情。他像是一只领头羊,找到他以后,就自然能够找到其他的人。
 
  24年中再未谋面的两个人,恰恰有着共同的心愿——譬如李玉谦想用镜头来拍摄战后生活,孙兆群则想的是用笔写下这场战争的前前后后——“孙兆群写故事、写小说的能力也非常强,他说他一直想写这么一部书,来写他这个连队,写他带着这些战友打的这一场战斗,把一些事说明白,把一些人说明白,给后世一个交代。”李玉谦说。
 
  吃不准如何配合李玉谦进行拍摄的孙兆群,又找来了当时的老连长张长岭和老营长张风洋,三个人和李玉谦一拍即合,还一起看了李玉谦当年拍摄的影像资料,而孙兆群一看到战斗打响的那一刻便扭头不忍再看。
 
  李玉谦自己拿出30多万元存款买了前期的摄像设备和后期的编辑设备,当年战地前沿救护所所长、现在自己开医院的许新升提供了40万元的资助,李玉谦在两三天之内组建了摄影团队,连人带设备一股脑地都拉到了山东。
 
  2009年6月10日开机,大半年的光景,他和他的摄影团队驾着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寻访到了“122”战斗中包括孙兆群、张长岭、张风洋在内的8位幸存者的战后生活—炸断一条腿的高俊忠、两次负伤的马军、军医许新升、外号“孔大侠”的孔凡超,以及失去了一只眼一只胳膊一条腿的特等残废陶世德。
 
  2009年底,他和他的团队粗编制作出这8人的10集纪录片,每集30分钟,名字暂定为《战友—寻访122战斗亲历者》。
 


共6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015个字符
作者:张薇 来源:凤凰周刊2010年第16期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