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百家聚焦>>正文内容
实行民主:王朝兴亡周期率给我们的最大昭示 >> 阅读

实行民主:王朝兴亡周期率给我们的最大昭示

作者:宁可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2日 点击数:

  新王朝取代旧王朝的三种途径
 
  一个新王朝取代旧王朝,不外三种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靠战争,所谓“以马上得天下”,靠骑马打仗建立王朝,得到天下。这里又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旧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直接推翻了旧王朝,以后出现军阀混战、群雄并起的局面,新王朝在混战间崛起,其中有一些原来大起义的领袖,在混战中成为新王朝的开国皇帝,比方像秦朝末年的刘邦、元朝末年的朱元璋;有的是在农民大起义失败后,贵族军阀在群雄混战中建立起新朝,像新莽末年的刘秀、五代后梁的朱温。
 
  还有一种情况,农民大起义没有能够推翻旧王朝,但给了它致命的一击,使它瓦解,新王朝在起义后的混战中降生。像东汉末年的曹操,在黄巾农民起义中起兵,建立了强大的势力,终于他的儿子曹丕当上了皇帝。像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中各种武装势力出现一场大混战,有农民起义军,有旧的贵族、军队将领。其中李渊原来是隋朝贵族,后来也趁机从太原起兵,一直打到长安,当了皇帝,建立唐朝。反过来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把各种武装势力都消灭了,统一了国家。唐朝末年也发生了农民大起义,重要领袖是黄巢。黄巢一直打进长安,唐朝的皇帝跑到四川,黄巢起义在长安坚持三年,最后坚持不住撤到山东,在各路军阀的围攻下,失败而亡。经过20多年军阀混战,全国政权落在起义军叛徒朱温建立的后梁手里。
 
  在这两种情况中,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在旧王朝的覆亡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管农民起义的结局如何,政权最后还是落到了新的封建王朝手里,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下来。
 
  第二个途径是王朝的更替采取了非暴力的手段,新兴统治集团操控了国家的军事和政治,威逼旧王朝统治者交出政权,他们成了新的开国皇帝。但是他们要讲一个好名声,不愿意马上把旧的皇帝杀掉或者把旧的政权彻底摧毁,美其名曰效法尧舜的“禅让”,其实就是篡位。像王莽代西汉、曹丕代东汉、司马炎代曹魏、杨坚代北周、赵匡胤借“陈桥兵变”取代后周,都是借用了“禅让”的名义。
 
  第三种途径,那就是崛起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借中原旧王朝战乱的机会起兵南下,征服半个乃至全部中国。像西晋末年的“五胡十六国”征服了黄河流域,只有南方没有征服;五代后期契丹族建立的辽,占领了现在河北、山西北部的十六个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在内。后来东北方向出现一个新的民族女真族建立金朝,跟北宋联合把辽国打败灭掉,然后双方分赃不均又闹翻。两国间打过几仗,最后双方以淮河为界,黄河流域落到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手中。
 
  认为农民起义只有破坏作用的观点不公正,第一,农民如果还能勉强维持生活,不会造反;统治者的镇压并不比起义者更“仁慈”;只有农民起义的冲击,才能结束黑暗统治。
 
王朝末期为政苛暴,导致农民起义
 
  为什么王朝兴亡跟农民起义有关系?古代中国是农业国,主要生产部门是农业,老百姓主要是农民。农民有一个特点,既是个体小所有者又是个体小生产者,他们是分散的也是很脆弱的,维持生活主要是守着自己的或租种地主的一小块土地,在土地上辛苦劳动,维持很低下的生活,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破产,家里死人病人,或有天灾或有兵祸打仗,甚至封建政府的剥削重了,他们就受不了。往往历史上一个旧王朝,官府剥削非常残暴,农民还能够忍受,可以降低生活水平,可以勉强维持生活,但是在重负里一旦增加点东西,或者天灾、战争,就像负重的骆驼已达到极限,再加上一根草,就把它压倒了。农民受不了了,活不下去了,起义就开始爆发,一路打过去,很多贫苦的生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参加起义军。
 
  这跟封建王朝末期的政治很有关系。王朝末期为政总是很苛暴,赋税刑罚很重。比如隋炀帝靠着阴谋上台后,修宫室,修东都洛阳城,开运河,修长城,修路,大举巡游,还要打仗,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全国每年征发徭役几百万人,老百姓受不了,爆发小股起义,很快变成大起义,隋朝垮台,隋炀帝最后被隋朝军队兵变杀了,隋朝也就亡了。明朝末年苛征三饷——剿饷、辽饷、练饷,辽饷是对付清朝,打仗要征调军费,剿饷对付农民起义,练饷是练地方武装。民不聊生,死亡枕藉,流民四散。最后李自成势如破竹,攻下北京,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吊死在煤山即现在景山,明朝灭亡。
 
  在历史研究中关于农民起义的评价很不一样,以前人们认为农民起义都是好的,都是英雄,现在经过“文化大革命 ”以后回过头再看、再反思,就有不同的看法。农民战争是一次规模很大的战争,战争本身很残酷,杀人也很多,对经济破坏也很严重。有一些论点认为太平天国时候对江南破坏太厉害,以致中国近代化受到很大影响,搞不成近代化,发展不起来民族工业,发展不起来资本主义,因而太平天国对经济只有破坏作用。
 
  这个论点不能算是公正的。第一,农民如果还能勉强维持生活,不会造反,农民希望有一个稳定平安的生活,能够维持下去就可以了,只有实在受不了才会被迫起来造反。农民起义规模很大,是一个群众性运动,不是少数人挑起来的,实际上是王朝末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如果追究战争责任,与其说全归罪于农民,不如说剥削者、统治者要负主要责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