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谈天论道>>正文内容
走出概念牢笼,温情对待传统——与易中天先生商榷 >> 阅读

走出概念牢笼,温情对待传统——与易中天先生商榷

作者:秋 风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9日 点击数: ( 字体: )

欲判断历史,就须对现代的常识性概念进行某种剥离,还原到其基本义。一旦摘掉那副墨镜,运用相关概念之基本义进行观察,历史、传统就会呈现出另外一幅形象。比如,我们就不会认为,中国人是另外一个物种,两千年甚至五千年来都在思考如何出卖自己,毁灭自己。相反,我们将会看到,古人与今人并非两个不同的物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美好生活,他们的这一愿望一点也不比今人差。他们也透过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等领域的制度变革,实现这美好生活,其成就绝非毫无可观。
 
也就是说,走出现代概念的牢笼,对古典的观念和制度,今人就不会以现代人的傲慢看待前人,而具有钱穆先生所说的“温情与敬意”。这并不是虚骄地宣称,现代的东西我们古已有之,也不说炫耀我们以前有多阔。相反,这恰恰是放低身段,抛却进步主义的骄傲,以平常心看待先人,以理性态度看待历史,以开放态度对待传统——开放不仅应当是横向地对外部世界的开放,也应当是纵向地对先人的开放。
 
若能养成这样的心态,我们或可更为准确地知道我们是谁。我们是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曾经是谁决定的,而一个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会通过认知以前的我们曾经为美好生活做过什么,来塑造我们曾经是谁。因为,人是为了美好生活而存在的,谈论现代转型,更是为了更为美好的生活。纳粹之类特例之外的常态历史对人的意义也就在于,提供逼近美好生活的经验。过去当然有专制,有阴谋和杀戮,但过去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种种努力,最起码有那种理想。对今人来说,更有意义的后一方面的经验。这样的知识有益于我们的自我构建。
 
承认今天的我们与过去的我们的连续性,最充分地发掘美好生活的经验,现代性自我构建才有可能展开。仅从现代转型之效率角度看,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也更为经济。把以前的文明描画成一团漆黑,其逻辑的结论只能是,让我们全部从头再来。这似乎也是个常识了。但这具有可行性么?
 
摆脱概念的牢笼,进而承认以前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同质性,现代转型才是可能的。因为,这时已不是从头搭建一座空中楼阁,而是已经有了一个基础。我曾把陈寅恪先生纪念张之洞的一句诗略加修改为“中体西学,资相循诱”,作为现代转型的模式。“中体”就是同样具有美好生活理想的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生成、积累的信仰、价值、习俗、制度。
 
这其中自然泥沙俱下,善恶混杂。但这又怎么样呢?在西学也即现代理念、价值的诱导下,更准确地说,实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驱动下,经由具有创新精神的个体的实践,此中美好的价值、规则、制度,得以扩展、生长、成熟。由此,传统也就实现了徐复观先生所说的“新生转进”。
 
面对传统,有些人眼里只有恶,那只是因为他的心灵不对善开放。有些人拒绝传统的智慧,那只是因为他的心灵不对理性开放。这两类人都得不到美好生活,也不可能推动传统的更新,毕竟,只有建设,才能让传统新生转进。怀疑、破坏带来的只是空无。
 
精华糟粕论的自负
 
传统之所以是传统,就是因为,它一直在自我更新。路径很简单:改变自己,也就在重新诠释传统,再造文明。我们只能局部地、渐进地改变它,以及我们自己。
 
基于上面的看法,我对易先生提出的继承传统的策略,大不以为然。易先生根据自己的历史主义理念确认,对儒家照单全收是不行的,拿来就用是不行的,不加改造也是不行的。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就弘扬之;不符合,就抛弃之。为此,他提出“抽象继承法”方案,把儒家思想中的合理部分抽离出来,不要“核桃壳”,只吃“核桃仁”。为此,他主张,也许得把儒学放进洗衣机,再加漂白粉,冲了又冲,洗了又洗,一直洗成灰色为止。这还不够,还必须对儒家进行“现代阐释”。
 
这套说法虽然复杂,概括起来只是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直是今人对待传统的主流理念。但仔细想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么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想法,要么是一个可怕的想法。
 
我的疑惑是:对文明、传统,果真可以这样划分么?精华糟粕论的预设是,传统已经死亡,因而今人可以像观赏博物馆中的展品一样。它还预设,现代就是历史的最高处,今人可以站在传统之外,不,应该说是站在传统之上,俯视传统,对何为精华、何为糟粕予以鉴定,挑选。
 
好吧,假设您确实可以站在传统之外,也确有鉴定的能力,那您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取、去?当然是按照正确、现代的标准。问题是,您的标准果然就是正确的、现代的标准么?未必。现成的例子就是,我对现代价值的认知显然不同于易先生,以谁为准?我相信,易先生会同意一种做法: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但这样一来,取、去也就没有意义了。如果强制以某人或某群人的立场、价值为准,其结果恐怕不是易先生愿意看到的。
 
到了放弃精华糟粕论的时候了,它表明的是理性的自负和权力的自负。让我们坦率地承认,没有人有能力、有资格在传统中区分精华、糟粕,也根本不应当、不需要进行这样的努力。不做这事情,传统自然地在自我更新。
 
中国传统,包括儒家价值,本身就是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无数人思考、沟通、积累的产物。传统之所以是传统,就是因为,它一直在自我更新。这是传统的本质所在。传统是哈耶克所说的“社会科学上的事实”,也即主观事实。因此,它不是钢铁牢笼。一方面,我们被它塑造,另一方面它就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就可以改变它。路径很简单:改变自己,也就在重新诠释传统,再造文明。当然,我们与传统共生的结构又决定了,我们只能局部地、渐进地改变它,以及我们自己。
 
因此,其实不必在意传统是什么,精华、糟粕是什么。对于寻求改变的人们而言,唯一重要的事情是,你想成为什么。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自觉,可以带动传统的新生。这样的自觉完全可以来自易先生所说的现代价值之启发,在此价值诱导下,传统中固有的美好因素成长、扩展,自我与传统共同地“转进新生”。
 
但是,当据此价值重新规划生活时,不需自我鄙视,自我否定,自我仇恨。身在传统之中,而追求美好生活,这就足够了。听起来自相矛盾,其实这是生活的本质,传统的本质。我们就在传统中,不应假装自己可以客观地、集体性地判断与拣选传统。而不进行这番拣选,依然可以更新传统。因为,传统就是生活,传统尤其是那面向善的生活。这生活-传统之流,从古到今,无始无终,我们存身的这个时代不过是其中一个渺小的环节而已,有何理由傲视古人?
 
(作者为北京学者)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